二○○○年台灣政黨首度輪替時,陳水扁宣示要當「全民總統」,照顧藍綠,讓全民滿意。但沒多久,他這中間路線走不下去了,「全民總統」的矢志也成為歷史名詞。
二○○八年,馬英九讓國民黨班師回朝,八年臥薪嘗膽終得以揚眉吐氣,馬英九也立即宣布要當「全民總統」,除了照顧藍營的期待,更注重綠營的理念,至今,許多綠營背景的官員仍沒有因政黨輪替而更替。
現馬英九檢驗三年多政績昭告國人,雖然在開放兩岸政策下,台灣有許多新契機,但綠營毫不領情,連藍營人士都對此無感,讓馬英九的民調未能依政績而提升。
前監察院長、馬英九的老師錢復先生近撂下了重話,他不諱言指出,馬英九選情告急的主要原因是他太想做「全民總統」,結果顧此失彼順了綠意又違了藍情。
台灣藍綠的對峙、社會的分歧、政治的紛擾,難以阻斷,馬英九太在意綠營的想法時,就會引起父子騎驢的窘境,錢復毫不客氣地指出,馬英九「四處道歉,四處解釋,實把總統做小了」。面對這樣毫不留情的指摘,總統府只簡單回應「謝謝指教」。
其實,「全民總統」是個理想,在藍綠對決的社會不可能討好綠營,獲得認同支持,不如秉持公平正義、千萬人吾往矣之志來推動有利於全民的政策,走出「全民總統」的迷思,以「全民政策」取代「全民總統」的追求,更為務實。
馬英九的努力不應全盤否定,台灣社會立場世代差異分明,投特定族群的偏好,固然容易得到選票,卻非民主之福。馬英九的全民胸懷應促進不同立場的人民溝通,政策對就全力推動,這就是「全民總統」,也就不會把總統做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