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對貪官深惡痛絕,急欲除之,但當局反貪雷大雨小,碩鼠愈捉愈多,愈捉愈肥,無奈之下,惟有以夷制華對付貪腐。
印度早前有人創辦了「我行賄了」民間網站,任何人都可以上載行賄故事供網友分享,內容包括行賄目的、付出金額及成功與否等。網站迅速走紅,很快便記錄了過萬個案。
山寨精神早已融入中國人血液中,近日有內地網民倣效印度反貪絕招,分別推出「我行賄了」、「我行賄啦」和「我賄賂了」等爆料網站,有的甚至用包公頭像作主頁,鼓勵民眾揭發行賄受賄黑幕,據說熱爆神州。
有人擔心網站內容敏感,遲早被封殺。老實說,當局對消滅此類「不穩定因素」從不手軟,網警出手只是遲早問題。關鍵是,此類網站只會是瞎起哄的流料居多。
沒人行賄時會打定輸數,靠人家主動揭發並不實際。更何況官字兩個口,收錢的隨時夠「照」獲放生,付鈔的卻分分鐘被指「行賄」成替罪羊。蛋打雞飛,何苦?
當局不是鼓勵自主創新嗎?不妨根據國情另闢蹊徑,搞個叫「我可收賄」的賄賂競投網站,讓官員在陽光下透明地貪。譬如,在某項「惠民工程」的成本費用之上,由ABC官員分別列出各自的「好處費」要求,讓有心人暗標競投,截標日同時公布,價低者得。
反正貪腐難以根絕,動作太大恐怕連政權也保不住,乾脆明碼實價,行賄的和受賄的各取所需,老百姓當旁觀者也能圖個熱鬧,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