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瓷餐具美觀耐用,但消費者委員會抽查市面上三十九款仿瓷餐具,發現九款未能符合內地的衞生標準,檢出的甲醛、三聚氰胺等由餐具遷移到油性食物的雜質總量超標,其中一款飯碗檢出的甲醛量更超出標準上限三點二倍。不過,海關抽驗的其中四個相同款式仿瓷餐具,未發現不符合安全標準。消委會提醒市民,切勿使用仿瓷餐具盛載高溫及酸性食物,更不應放進微波爐,並呼籲飲食業界更換表面破損的仿瓷餐具。
消委會去年收到九宗有關仿瓷餐具質素問題的投訴,今年首五個月有五宗,遂抽查市面上三十九款仿瓷餐具包括飯碗、餐碟及筷子,價錢由二元至五十元不等。測試結果顯示,九款產品未符內地衞生標準,當中六款產品聲稱來源地為中國,其餘三款未標示產品來源地。
消委會在五款餐具檢出甲醛,當中三個樣本的甲醛遷移量超出內地和歐洲的上限,包括「Heng Hing No.316飯碗」、「銘丰No.0315綠色飯碗」及「日本城8”中華筷Item no.819420(十對)」,其中銘丰的檢出甲醛量更超出參考標準上限三點二倍,飯碗聲稱來源地為中國,售價三元。若人類從飲食中攝入大量甲醛,或導致嚴重腹痛、嘔吐、昏迷或腎臟受損等。
日本城發言人回應指,為安全起見,今年四月底已停售有問題的中華筷。
消委會又發現,九款餐具檢出三聚氰胺單體,當中「No.2117玫瑰花圖案湯碗」的含量稍高於內地標準上限,但未超出歐盟標準上限。三聚氰胺為污染物,人體每日可容忍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零點二毫克,若攝入高劑量三聚氰胺,可引致膀胱和腎臟結石。
消委會發現,在抽查樣本餐具中,只有十四個在包裝上標明「不適用於微波爐、焗爐或作明火煮食用」。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何沛謙指出,仿瓷餐具不應盛載高溫及酸性食物或飲料,更不應放進微波爐,吃火鍋時更不應將仿瓷筷子放進鍋內煲煮。市民亦應留意部分餐具不宜用於洗碗碟機,否則容易釋放污染物質。
不過,海關發言人指,四月在市面購買到其中五件相同款式的仿瓷餐具,交由政府化驗所作安全檢測,暫收回四個化驗結果,未發現產品不符合安全標準。劉燕卿認為,雙方或因抽驗產品的批次不同,而出現不同的化驗結果。
香港餐飲聯業會會長黃家和指出,仿瓷餐具不易碎、價格較瓷器或玻璃器皿便宜三成至一倍,故近年大受食肆歡迎,估計全港約八成食肆使用仿瓷餐具。若使用仿瓷餐具盛載熱湯會對人體有害,將呼籲業界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