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從嚴監管食物安全

台灣塑化劑醜聞愈揭愈深,行政院長吳敦義把塑化劑等同於鴉片,要像林則徐當年銷煙那樣將之銷毀,環保署則將定出比歐盟美國更為嚴厲的措施。反觀內地衞生部卻公開說,偶然食用塑化劑污染的食品,不會對健康構成危害。似乎台灣與內地的食安政策嚴寬不同。

內地部門可能還迷信科學,認為現時沒有科學證明食小分量可致癌或對身體健康有影響。但這不等於明天不會發生,故當食物普遍存在化學添加劑的情況下,單檢驗個別食品分析其含塑化劑低於警戒線是沒有意義的。關鍵要看一天食物總量吸收了多少塑化劑,以及吸收的塑化劑與其他添加劑有否複合化學作用。

作為負責任的政府,首要是保證治下居民的身心安康,而不是維護企業和行業壓抑生產成本的經營方式。台灣政府實施最嚴厲的措施是正確的,因為對於居民的健康不能冒風險,寧枉毋縱,其中也包含不迷信現有科學。可是,內地部門則過於寬鬆,過於迷信現有科學手段,過於維護企業利益,二者取態有着巨大的差別。

香港特區政府對食物安全應採哪種態度?如內地政府那樣藉口科學而過於寬鬆,抑或是比台灣更嚴厲?事實上,香港面對食物安全的風險大於內地與台灣,因為絕大多數食物靠進口,況且內地食物安全醜聞多,生產源頭難以監管,甚至不易找出源頭,必然影響香港的食物安全。是故,特區政府不能以此作為無所舉措的藉口,應重新檢討現行政策制度,採更嚴厲的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