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天下:葛輝事件的道德困境

葛輝指控港府政治干預「網上學習支援計劃」遴選程序,雙方各有各說,令事件真相更添迷離。最可笑的是,關鍵人物鬍鬚曾一味龜縮,一味「荒謬」,卻唔肯出來解謬。

葛輝的指控涉及港府的誠信,關乎招標程序是否公平公正。據葛輝前上司謝曼怡表示,鬍鬚曾確有「出口術」,點名獨提互聯網專業協會之名,關鍵也就在此,就算謝曼怡補上一句財爺「從沒要求或暗示要繞過公平的遴選程序」也沒用。鬍鬚曾在官場打滾咁耐,冇理由直腸直肚講到明咁笨啫!

如今,葛輝與謝曼怡的對質涉及「觀點層面」,就看公眾信誰;至於「事實層面」是否荒謬咁簡單,真要待鬍鬚曾出來拆局解謬。葛輝事件一方面涉及公眾利益,又夾雜私人恩怨,鬍鬚曾如何證明自己出口術不會造成政治壓力?所謂「政治任務」來自「超出財政司司長」的人士,是否暗示幕後仍有黑手?如何讓公眾從「事實層面」判斷招標程序是否公平?這要看鬍鬚曾的解謬是否有理。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的作者、哈佛大學教授桑德爾指出,我們不能預知,借助一場好的對話,人們就能對正義達成共識;但我們可以嘗試,通過對話達成不同程度的共識。觀乎鬍鬚曾的表現,要立法會三催四請才肯亮相,從沒嘗試達成共識,毫無問責官員應有的道德勇氣。

如此龜縮地應付一個公正的道德困境,即使葛輝不是佔着道德高地,也會是「小事會放大,大事會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