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江山:港人治港的宿命

最近,香港有關「誰是下任特首」的「猜謎遊戲」愈炒愈熱,古人云:「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首先,我們需要一個甚麼樣的香港?究竟需要一個爭拗不斷、內耗連綿的香港,還是需要一個「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香港?究竟需要一個行政主導的香港,還是需要一個「司法獨大,法官治港」的香港?究竟需要一個修修補補的香港,還是一個脫胎換骨的香港?明確了我們需要塑造一個怎樣的香港,才能去討論我們需要一個怎樣的特首。

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回歸之初,本來我們需要一個這樣的香港:適應由殖民地到中國特別行政區的定位轉變,應該及時推行非殖民地化,在價值觀方面撥亂反正,根植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情和使命感,將「愛國者治港」的原則在管治班子的人事安排上體現出來;並應該不失時機地加大與內地經濟融合的規劃和力度,令香港搭上祖國經濟騰飛的「順風車」。結果,「眾裏尋他千百度」,捧出的首任特首是一頭只知「七十一」的「老黃牛」,被架空而「行不得也哥哥」。

其後煲呔曾上台,標榜「強政勵治」,似乎有點「對症下藥」的味兒了,但一句「我會做好呢份工」而非「大海航行靠舵手」的連任口號,眼低手低,注定後來在「立法坐大」和「司法獨大」的夾擊下行政主導被「去勢」,「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成為「死症」。「港人治港」何故如此不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