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食物安全根源

內地食物安全問題,深層次因素是為了賺錢而不擇手段,缺乏道德,但也有些人認為,食物加添化學劑並無問題,而是增加食物的優質,例如瘦肉精可減肥肉增瘦肉,三聚氰胺可低成本產生蛋白質,豆芽加無根豆芽調節劑長出的豆芽又長又漂亮……

這些人以為,化學作用等同科學,這是把科學應用於食物,效果更佳,節省成本,為甚麼不用?這與政府鼓勵農民種糧食等農作物,用大量化肥、農藥,乃至基因改造的品種,以及在禽畜方面,用抗生素等等,有甚麼分別?

於是,食物安全問題便有一個制度性因素。食物是否等同工業製品,可用化學因素替代天然因素?例如人造皮替代天然動物皮毛,塑膠替代天然竹木等。若果政府是將之相類於工業產品,用工業化的方法推動農牧漁的食材增產,在食物鏈的上游部分已經存在工業污染因素,在下游環節,與奸商黑戶們用化學手段把食物成品工業化地加工,本質上分別不大。

化肥、農藥、基因改造的物種等,都構成對人類和自然環境的污染,政府還大力推動。小商小戶用小手段弄虛作假,對人類健康當然構成威脅,可是危害的程度,可能不及政府大政策的污染帶來的危害更大和更深遠,例如基因改造動植物,可以把原來的天然品種滅絕,破壞自然的食物鏈和平衡。

除了加強監管、宣揚道德外,從根本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少吃、粗吃,從消費的環節來抑制食物的工業化——污染的基本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