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科爆完到兒科 醫療問題何其多

公立醫院前線人手短缺問題愈演愈烈,繼內科、婦產科和母嬰健康院後,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亦告淪陷。由公立醫院兒科醫護人員組成的關注組反映,初生嬰兒深切治療服務大增,已瀕臨爆煲,要求當局盡快尋求解決辦法。

數字最能說明問題。去年公立醫院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接收從私家醫院轉介的個案達三百五十多宗,較○九年增加約一成半,而兒科護士人手卻是不增反減,流失率高達一成。有醫生反映,最理想是每名護士照顧一名嬰兒,但實際上,目前一名護士往往需照顧兩至三名病危嬰兒,工作壓力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十個煲得七個蓋,有醫院兒科深切治療部病床不敷應用,要將十多名快要出院的嬰兒放在病房走廊,等候父母接走;而假期或休息時間加班加點,更成為護士的家常便飯。在這種情況下,前線護士逃亡潮一浪高於一浪,留下的則面對更大壓力,形成惡性循環。其實,前線醫護人員疲於奔命尚在其次,怕只怕忙中出錯,釀成無可挽回的意外。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眾所周知,內地孕婦湧港產子,除了令婦產科應接不暇外,由於私家醫院缺少初生嬰兒深切治療服務,就算有亦收費高昂,因此,大部分個案都會轉介到公立醫院,公立醫院焉能不爆煲!

醫管局最近宣布,今年第三季將會分派超過一百四十名護士到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及兒科部門,表面看來似乎對症下藥,可以紓緩部門人手緊張,但必須知道,所有專業服務都有一個以舊帶新的過程,兒科護理自然也不例外,新入職護士缺乏經驗,對解決問題幫助不大。事實上,現時公院兒科護士人手荒嚴重,兩年或以下經驗護士佔近四成,資深醫護幾乎成為「稀有資源」,由此可見,兒科護士青黃不接的情況長期存在,絕非醫管局臨急抱佛腳可以解決。

可笑的是,這邊廂兒科醫護供不應求,那邊廂當局卻躊躇滿志,計劃在啟德發展區興建兒童醫院。規劃中的這所兒童醫院,據說將匯集公、私營界別以及海外專家,為病情複雜的病人提供綜合護理,又可推動本港兒童專科在治療、研究和培訓等方面的發展。

兒童醫院的構想不可謂不美好,只可惜,理想歸理想,現實歸現實。別的不說,一間大型綜合醫院必須配備大量資深醫護人員,試問這些人才上哪裏去找?兒科專科醫生培訓需要六年,稱得上資深者,更需起碼十年資歷,現在才開始培訓已嫌太遲,而從公立醫院調配,又會令人手荒雪上加霜。可見兒童醫院能否如期於二○一六年啟用,實在是一個很大的疑問。

古人說︰「臨渴而掘井,臨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公營醫療系統問題多多,千瘡百孔,正是當局臨渴掘井、臨鬥鑄錐種下的惡果。港府與其好高騖遠,空談甚麼醫療產業,倒不如腳踏實地,先解決目前的亂象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