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子商機變危機 豈止逼爆健康院

內地孕婦來港產子潮,不僅令公立醫院婦產科服務瀕臨爆煲,由此引起的連鎖反應亦逐步浮現,母嬰健康院普遍出現人滿之患,尤其是重災區粉嶺母嬰健康院,每日服務的嬰幼兒中有近八成為內地孕婦在港所生。醫護人員警告,當局再不正視問題,增撥資源,加派人手,勢將掀起另一股醫護人員逃亡潮。

衞生署資料顯示,過去四年共有四萬多名內地孕婦為嬰幼兒登記使用本港母嬰健康院的服務,且有不斷上升的趨勢。當中大部分嬰幼兒被安排到粉嶺健康院接受檢查,至於九龍及新界東的母嬰健康院,亦有高達四成是內地孕婦的嬰兒,港島及新界西內地嬰兒亦佔三成。

事實上,健康院人手緊絀的情況,比醫院婦產科有過之而無不及。由於內地孕婦在港產子後,可免費享用健康院服務,以致不少來自廣東省的父母都會定期帶子女來港檢查;再說,公立醫院婦產科面對的是一次性的接生問題,反觀健康院的服務則屬長期承擔,部分幼兒五歲前單是身體檢查工作,就要進行十多次。可以見到,現時健康院無論醫生、護士、文職都要瘋狂加班,導致士氣低落,不少人萌生去意,嚴重影響服務質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管是內地孕婦逼爆產房,還是健康院應接不暇,其實早就有迹可尋。近年來,內地孕婦所生子女佔本港出生率的比例不斷提高,如果當局能夠未雨綢繆,加強婦產科專業人才的培訓,斷不會像如今這樣左支右絀,進退失據。

正因為港府目光短淺,錯失先機,當局才不得不臨急抱佛腳,提出所謂「八萬八產子指標」,要求私家醫院減少內地孕婦,可惜私家醫院根本不買帳。而在應對健康院需求急增方面,港府同樣是後知後覺,迄未提出任何因應措施。有立法會議員指出,當局近年並無特別增加常額護士人手,亦沒有適當增撥資源,母嬰健康院瀕臨爆煲,完全是當局長期忽視所種下的惡果。

其實,內地孕婦湧港產子所引發的連鎖反應遠遠不止於此。眾所周知,這些在港出生的孩子擁有香港人身份,他們日後一旦「回流」,勢必對各項公共服務構成沉重壓力,影響範圍絕對不只局限於婦產科及健康院。若以○七年作為起點,當年兩萬多名非港人父母的嬰兒,明年已屆入學年齡,他們當中有多少人會來港讀書,誰也說不準,即使最終只有十分之一,也涉及五十多班,數目相當驚人,近年來小學殺校、中學縮班,到時能否妥善安置大批突如其來的新生,實在是一個很大的疑問。

本港出生率不斷下降,備受人口老化的困擾,如情況沒有改善,遲早陷入「食之者眾,生之者寡」的窘境,在這種情況下,內地人在港所生子女,本來不失為生力軍,有利本港長遠發展。關鍵是港府必須未雨綢繆,在醫療、教育、房屋、福利等方面加以配合,如果繼續闊佬懶理,坐視問題不斷惡化,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