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政治基礎薄 軍事互信難

北京日前發表第七份《國防白皮書》,首次引入「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問題。國防部發言人說:「我們一直致力於穩定台海局勢,減輕軍事安全方面的顧慮。為此,我們提出兩岸可以在適當時候就軍事問題進行接觸和交流,探討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這番內容出自胡錦濤兩年前對這個問題的公開宣示,並不是甚麼新提法,不過,還是引人注目。因為《國防白皮書》首先對此作出引述,說明兩點,一是再次表明北京對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相當熱心積極;二是這兩年兩岸對這個問題的推動已經有所靠近,北京正在加油。

台灣一直很想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其出發點是針對「北京對台灣的武力威脅」,為了「保護台灣的安全」。然而,台灣絕不想為此承認甚麼「條件」,只想北京無先決條件和它建立「軍事互信」,這當然是一廂情願的。北京在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上,認為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不可能是純粹的軍事問題,而首先是政治問題,雙方首先要有「政治基礎」,這個基礎就是「一個中國的原則」,就是兩岸發展和平關係,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最終的指向必須是祖國的和平統一。這樣的「政治基礎」或曰「政治互信」,是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前提。

對北京而言,如果兩岸沒有這樣的「政治基礎」、「政治互信」,就貿貿然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無異於為實現和平統一大業自設了大障礙,使兩岸分治分裂狀態有了變相的「保護傘」。北京明白,台灣實現民主政治、政黨輪替後,台灣執政者對「統獨」的方針政策,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方針政策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北京目前在馬英九政府重拾「九二共識」的前提下向台灣「猛送經貿大禮」,具有「拉攏」台灣、「吸住」台灣「傾向於統」的一定作用,因為台灣獲得了實利。然「軍事互信」問題可不是簡單的利益互動,牽涉到政治上的說變就變,互信就很難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