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無濟於事 改革才有出路

有「每周一鑊」之稱的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又道歉了,這次衰在口舌招尤。他日前批評公立醫院醫生對工時及薪酬「斤斤計較」,燃起醫生怒火,齊齊要求他「下台回家」。面對群情洶湧,周一嶽昨日不得不為此道歉。

道歉,對周一嶽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過去,他為蘇丹紅鴨蛋襲港道歉,為東區醫院遺失嬰屍道歉,為明愛醫院見死不救道歉,為層出不窮、無奇不有的醫療事故道歉。有人統計過,周一嶽道歉次數比其他問責官員的總和還要多。

可惜,廉價的道歉並不能為醫生「消消氣」,反而火上加油。正如醫生組織指出,周一嶽的道歉無助提升員工士氣,如果當局不回應他們爭取合理工時的訴求,不排除進一步發起靜坐示威行動。立法會醫學界議員亦批評,周一嶽道歉只是語言技巧,並沒有解決公立醫院人手緊絀的問題。事實上,醫管局多年來爭取龐大資源,但始終解決不了問題,這不能不令人質疑當局的資源運用效率。

的而且確,醫管局成立二十年,每年經費由最初的七十多億元,增加至去年的三百五十億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又增加醫療撥款二十六億元,增幅逾百分之七。然而,撥款年年增加,前線醫護人手卻依然嚴重短缺,服務質素每況愈下,原因是不少資源流進了官僚架構的無底洞。很明顯,如果資源錯配、肥上瘦下的痼疾不除,無論如何增加醫療撥款,最終只會是肥了少數高層,苦了前線醫護,害了病人。

事實上,公立醫院近年不斷爆發醫護人員逃亡潮,由此形成惡性循環,留下的醫護愈少,意味着工作時間愈長,精神壓力愈大,有不少醫生須連續七天值夜班,有的甚至一周須工作近百小時,比正常工作量超出一倍。雖然說醫生工作性質特殊,超時工作難以避免,但醫生畢竟不是機器人,也需要有合理的作息時間,需要照顧家庭,若長期無休無止地加班,待遇又不理想,晉升又無希望,在這種情況下,誰會沒有怨氣?誰不會萌生去意?周一嶽不為前線醫生解決實際問題,反而指摘他們斤斤計較,根本是倒果為因,推卸責任,掩蓋自己的無能。

而更荒謬的是,當局為求減輕公立醫院的壓力,千方百計將病人趕向私家醫院。不錯,私家醫院服務水平較好,也毋須長年累月地排隊,可惜收費高昂,連中產階級也難以負擔,遑論基層市民。當局無法監管私家醫院收費,只是一意孤行推動醫療融資,這是本末倒置,只會適得其反。

可以說,解決公共醫療問題的關鍵,在於改革醫管局的官僚架構。公立醫院聯網制度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產物,在電腦未普及的年代,聯網可能有其存在價值,但在病歷完全電子化的今日,聯網顯然是多餘的,除了疊床架屋、浪費資源之外,還會阻礙行政效率,增加官僚習氣。只有廢除不合時宜的聯網制度,合理有效運用資源,聘請更多前線醫護人員,才是治本之道。

周一嶽缺乏改革的勇氣,只懂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既然如此,何不順應民意,盡早下台回家睡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