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通脹危機將臨?

海外媒體把中國通脹看作危機將臨,若仔細跟蹤其評論,當可發覺都與現實有距離。

今年一、二月的消費物價指數是百分之四點九,比去年十一月的百分之五點一低,似乎漲價勢頭將盡,再躍升至百分之五以上的機會有限。環比食品價格還上漲百分之三點七,其中以鮮菜環比最大,上升百分之十五點二。鮮菜價漲落,應是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

非食品價同比上年是百分之二點三,環比上個月是百分之零點一;一月份同比還是百分之二點六,可見形勢已有改善。不過,工業生產者出廠價二月份上升百分之七點二,比一月份百分之六點六為高,反映進口原材料等價格和人工上漲。不過,這樣未能推動非食品消費價格上升,應是市場上供過於求,消費價格難以完全把成本轉嫁消費者,這也是中國近年的慣常情況。對生產企業來說,這是汰弱留強的過程。

假若扣除春節等季節性因素,中國通脹上升的餘地不大。海外進口因素,一是未必完全轉嫁消費者,而像國際糧食價格上漲厲害,中國卻有充裕的庫存調劑,而且年年豐收,與北非等一些國家高度依賴進口不同,中國糧食安全系數極高;二是人民幣微調升值,也對進口通脹有所牽制,如越南貨幣貶值,從越南進口的大米煤炭便實質減價。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平均通脹率為百分之四,比上年稍高,但比目前百分之四點九為低,反映出政府的信心。相信下半年情況會有更大改善,實際成績或可在百分之四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