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爺」曾俊華宣布六千元派錢方案後,引來各界爭議,市民除關注「收錢條件」外,對政府尚未公布的派錢方法亦同樣議論紛紛。港府對直接派錢可說毫無經驗,反觀曾多次派錢的澳門及新加坡,以至曾派發消費券的台灣,其派發方法均各有不同。有學者提醒,政府應同時提供多種領取方法,以方便不同市民的需要。
台灣、澳門及新加坡皆曾向市民派錢或消費券,當中台灣政府於○八年向全台市民派發每人三千六百元新台幣(約九百五十港元)的消費券,相關部門先將通知書郵寄至市民的登記地址,並要求市民帶同通知書、身份證明文件及印章,到指定地點領取消費券。雖然這種派發方法於台灣取得超過九成的發放率,但有網民擔心派發現金或現金支票或會惹來賊人到派發地點搶劫。經濟學家關焯照亦認為實行此做法須設立大量派發點,容易造成混亂,「政府當然可以搵啲地方派現金,方便一啲唔想開戶口嘅市民,但呢個唔可以係主要嘅方法,幾百萬人一齊拎錢會好亂。」
澳門政府於○八年開始全民派錢,該年向每名永久居民派五千元,非永久居民則獲派三千元;○九年前者派六千元,後者派三千六百元;去年則縮水為前者派四千元及後者只派二千四百元。澳門三次均採取郵寄支票方式,將劃線支票寄送至大部分市民的登記住址,同時亦會透過銀行轉帳方式向部分符合資格的市民發放款項,如領取援助金及敬老金的市民。澳門政府亦因應部分市民的特殊情況,由政府部門處理他們領取款項的事宜。
嶺南大學經濟學系教授何濼生認為派發支票的方法「有成本」,「無話行唔通,但郵寄費用等行政費都有成本,亦方便唔到班無戶口嘅市民。」關焯照則認為派發支票是最簡單的做法,亦指劃線支票必須存入該市民的個人戶口,可起核實身份的作用。
至於今年已是第三次派錢的新加坡,向二百五十萬名成年國民每人派發八百元坡元(約四千九百港元)政府則要求市民先透過互聯網或銀行櫃員機申請,然後便會將款項轉帳到申請人的銀行戶口。有網民建議香港政府倣效,但亦有網民質疑,部分長者不懂使用互聯網,亦沒有銀行戶口,有關做法或令長者們被迫支付不必要的開立帳戶費,甚至因不懂申請手續而無法受惠。但關焯照認為,市民申請銀行戶口是較能保障自己的做法,「轉帳或者派劃線支票都一定要入落個市民嘅個人戶口,咁市民就唔使擔心跌咗或被人偷咗筆錢。」
不少網民更提供各式各樣的派錢方法,有人倡分期派發現金或以分期形式為市民增值八達通,並指此類方法可減派錢對通脹影響。但何濼生提醒,非每名市民均擁有個人八達通,同時亦不認同派錢對通脹有影響,「諗派錢方法時,通脹唔應該係其中一個concern(顧慮)。」
關焯照及何濼生均認為政府應同時提供多種簡單及方便的領取款項方式供市民選擇。關認為政府應以派發劃線支票作為主要的派錢方法,「交稅嘅市民可以寄去佢張稅單上嘅地址,拎綜援或生果金嘅市民,政府都有晒佢哋嘅地址。」
至於政府如何派發給並無其住址紀錄的市民,關焯照建議政府可要求他們以郵寄或互聯網方式登記住址,以便政府寄送劃線支票,對有特殊情況而未能通知政府的市民,則可找義工或政府部門協助他們領取款項。何濼生則認為政府應提供多種方法任由市民選擇,「有啲方法方便甲,有啲就方便乙,乜方法都可以,就算入八達通都可以,總之有個紀錄,唔會畀人拎完又拎就得。」
圖:馮溢華/文:林璐菁、張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