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推動深層文化溝通

兩岸人民往來已密切融合,卻發現彼此相同的語言,意義卻不盡相同,因而鬧出層出不窮的笑話和誤會。

例如:在台灣,誰都知「土豆」就是花生,而在大陸,「土豆」卻是馬鈴薯;台灣稱「速食麵」,大陸叫「方便面」;大陸的「西紅柿」原來是番茄;大陸人叫配偶為「愛人」,台灣人聽了會起雞皮疙瘩;意義大不同的更有「窩心」,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五年訪大陸,對於大陸的接待甚感「窩心」,此話令在場大陸官員錯愕,原來大陸人認為「窩心」是「受到委屈或侮辱後不能表白或發洩而心中苦悶」,恰恰與台灣的「體貼入微的感受」相反。

有感於兩岸詞語的差異,馬英九承諾兩岸合編《中華大辭典》,現由文化總會開始推動兩岸合編的工作,包含兩岸名詞對照查詢系統,內容以生活、文化、社會等實用語彙為主,讓知識庫能融入兩岸生活。

不過,兩岸間仍有許多忌諱之處,如涉及國名、政體等敏感詞彙,大家好奇地問,辭典裏要不要收列「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編纂工作被形容為處處地雷的危險任務,並從一開始就被扣上「文化統一」的帽子。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認為正確性最重要,辭典會以並列方式納入,不會刻意迴避,辭典總編輯張文彬表示,兩岸在編纂前已確立「對等、互助、共通」的原則,只要有一方不同意,雙方都不能片面納入特定敏感詞彙,且強調絕對不會傷害台灣主權。

辭典的編纂過程其實也是對兩岸民生社會、思想脈絡進行一次實地考察,不同的生活用語呈現出不同的生活樣貌和社會文化,編纂《中華大辭典》找出化解差異的途徑,不僅是「求同」,更藉着「存異」推動深層的文化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