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看今朝:China Made更具包容力

在全球化年代,產品流轉的成本不斷下降,相對來說,資源成本所佔總成本的高比率,已經成為世界所有企業苦心孤詣必須要處理的老問題。結果是,國際大型企業對資源成本較低的地方虎視眈眈,紛紛進駐,並且廣開生產線,掠奪當地資源,盡享規模經濟。於是,往昔的香港以及今日的中國,都成為這些企業的進駐目標,「Made in Hong Kong」、「Made in China」所意味的質量保證與神話相繼出現。

然而,無論是「Made in Hong Kong」,還是「Made in China」,其潛台詞是「Made in Hong Kong by Foreigners」以及「Made in China by Foreigners」。原來,這些貨品是外國企業以賤價使用我們的資源來開發,之後掛上外國企業的品牌,便能以高價出售圖利,賺盡了我們本應賺得的利潤。換句話說,我們為外國企業打工,成就外國的品牌事業,卻以本地的環境污染與資源耗竭作為代價。

我認為,長此下去,必使中國經濟滯後。中國必須要走向另一個發展階段,也就是產業轉型升級所倡導的自主創新和科研,由以往只為外國企業打工的「Made in China」,過渡至更高一級的「Made by China」,發展中國自主品牌。若然成事,這甚至會成為中國企業做大做強以至衝向世界的轉捩點。

發展到最後,就更不需刻意突出貨品哪裏製造、哪裏出品云云。「China Made」,從語法上來說,其意境已經完全超脫「Made in China」及「Made by China」兩組用語的意識形態框架,更具包容力。到時候,中國與世界共軌,不再被外國刻意標榜,外國對中國緊抱的冷戰思維也就可以鬆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