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創手術治愈食道失調

本港每年有五十至七十宗食道功能失調症的新症,延誤診治可增加食道癌風險兩至三倍,但由於症狀與胃酸倒流相似,增加臨床診斷難度,加上傳統診斷方法難以察覺早期或輕微病患,引致不少患者每每在出現症狀三數年後才獲確診。中文大學醫學院新近引入高解像食道測壓儀,以更準確測量食道壓力變化,並引入嶄新的無創內鏡手術,大大降低復發、需重複治療及出現後遺症的機會。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胡志遠指出,食道功能失調症的患者,會因下食道括約肌過度收縮(賁門括約肌高壓)或無法在進食時協調放鬆(食道失弛緩症),以及食道不能波浪形蠕動(全食道痙攣),而出現吞嚥困難及持續胸痛,醫學界目前未能確認成因也無法預防,但只要及早診斷就能有較佳治療效果。

胡志遠補充,由於食道功能失調症的症狀與食道癌及胃酸倒流相似,令不少患者被延誤診斷,現時約有百分之五胃酸倒流病人服藥無效,當中約三分之一最終確診為食道功能失調,最嚴重個案延遲廿年才獲確診,惜為時已晚,現要靠胃喉進食。

傳統上可透過內鏡氣囊擴張術,或腹腔鏡食道賁門肌肉切開術治療食道功能失調,中大分析了六十八名食道失弛緩症病人的術後情況,發現接受腹腔鏡手術者,分別只有約兩成及一成人會吞嚥困難復發及需重複治療,比率遠低於接受氣囊擴張術的四成及逾六成。

不留疤痕 少後遺症

不過,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教授趙偉仁指出,腹腔鏡手術需時約兩小時,且患者仍有兩至三成機會出現胃酸倒流等後遺症,故中大去年率先引入無創經口內鏡賁門切開術,毋須在腹部切口,減低術後疼痛也不留疤痕,且手術期間不會破壞其他部位,故鮮會出現後遺症。至今已完成四宗手術,平均手術時間只需九十二分鐘,所有患者術後翌日接受造影檢查確認沒滲漏後便能開始進食。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