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暖包靠唔住陪瞓易燙傷

天寒地凍,暖包可謂是怕凍一族的恩物。不過,本報測試市面上多款便攜式暖包,發現部分樣本保暖效能參差,有暖包開啟後個多小時仍是冷冰冰,有的則熱到燙手,暖包溫度高達攝氏七十六度。最近便有多名市民遭暖包灼傷皮膚,有的背部更被灼傷至紅腫一片。醫學界人士呼籲,對溫度不敏感人士要慎用暖包,即使在無痛楚的情況下,亦有機會灼傷皮膚,在嚴冬最佳的保暖方法還是多飲熱水為佳。

「個暖包都唔暖,但就搞到我個背脊灼傷,我覺得好離奇!」平日易手腳冰冷的大學生陳小姐,因為近日天寒地凍,特別在厚衣上貼上暖包,然後再穿外套,一來方便取暖,二來沒有直接接觸皮膚,便不會被暖包的高溫度灼傷,以為會萬無一失,殊不知使用四個小時後,陳仍然覺得暖包冷冷的,惟在當晚洗澡時,卻發現背部貼上暖包的位置紅腫不堪,「我沖涼嗰陣發現背脊紅晒,而且好痛,估計係被暖包灼傷,我以後都唔敢將暖包黐響身,即使隔住衫都唔敢!」

「發夢見到揸住舊炭」

近日冬季季候風持續影響本港,夜間工作的人士更覺寒冷。上周凌晨兩時,夜更的士司機阿德在等客期間,因抵不住嚴寒,打開暖包放在手上取暖,後來更呼呼入睡,「我瞓瞓吓,發夢見到自己燒緊嘢食,跟住就突然見到自己手上揸住舊炭,熱到我即刻扎醒咗。」此時,阿德才發現手持的暖包,熱如燒紅了的炭芋,雙手已被燙至通紅。

事實上,五花八門的可攜式暖包成為市民禦寒的必需品,為測試暖包的安全性及保暖成效,本報委託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測試坊間八款即開即用、以化學粉末為發熱原料的暖包。測試過程是開啟暖包包裝後,將暖包用相同厚度的布包裹着,模擬市民使用時放在口袋的情況,然後讀取其開始溫度、三分鐘後溫度及一小時三十分鐘後的溫度作比較。

測試發現,兩個樣本在連續啟用個多小時後,所散發的溫度大幅高於包裝說明的平均或最高溫度,當中一個樣本高達攝氏(下同)七十六度,較產品說明的最高溫度五十五度,高出逾二十度;另一個樣本的保暖效能亦較產品說明顯示的平均溫度三十四度「燙手」,首三分鐘溫度為四十六點三度,一小時三十分鐘後溫度更飆升至五十六點一度,偏差率達百分之六十五。

不過,另五個樣本的保暖溫度卻差強人意。該五款宣稱平均溫度可達至四十九至五十九度的暖包,在各個測試時間,溫度也不能達標,所讀取的溫度僅得二十九點二度至五十八度,與商品說明的溫度偏差率約由百分之二至百分之四十五不等,遠低於產品說明。餘下一個樣本,只標明最高溫度為六十六度,但測試結果顯示,最高溫只有四十二點二度,並未達標。

專家:最佳接觸溫度50℃

負責測試的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表示,暖包最佳接觸溫度為五十度左右,能夠令人感到溫暖而不至灼傷,測試顯示,八個樣本保暖效能參差,部分樣本溫度長時間處於六、七十度,長時間握在手上,有機會造成灼傷;部分暖包雖然聲稱屬低溫型,但實質卻有五、六十度高溫,小童使用或貼在身上時亦有灼傷危機;亦有暖包的反應時間過慢,需逾一小時後才達到四十多度的「令人溫暖」的溫度。

皮膚科專科醫生史泰祖警告,市民長時間在同一位置接觸暖包,有機會在無痛楚的情況下被燙傷,若皮膚被燙至起水泡,已屬二級灼傷。史建議,對熱力不敏感人士、糖尿病患者、長者、小童及在睡覺時,應慎用或避免使用暖包,以免在不自覺下燙傷。他建議市民外出前,最佳的短暫保暖法是先喝一杯暖水,令身體中央溫度提升,使全身變暖,或多穿衣服。消費者委員會發言人表示,過去甚少關於暖包的投訴,呼籲市民使用任何保暖產品,須了解產品正確用法,避免誤用而受傷。

文:張艷紅/圖:崔祖佑、馮溢華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