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斷腸草治癌 港大教授獲獎

【本報訊】不甘西藥獨領風騷和憑着研究中草藥的濃厚興趣,香港大學晨興基金教授楊丹近廿年來醉心研發有機藥物,成功將有「斷腸草」之稱的中藥雷公藤毒性及活性分子分解,採其具療效的分子在未來製出副作用較少的治癌藥物。楊丹多年努力除了為癌症病人帶來喜訊外,亦為她贏得今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的榮譽,成為首位奪獎的本港學者。她坦言,研究再苦亦不及尋找資金困難,認為港府支持不足令開發中藥的工作面對重重困難。

楊丹昨日出席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的第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禮,與其他九名得獎者分享榮譽。這位年屆四十五歲、剛滿該獎項年齡上限的「高齡」得主除對獲獎感開心外,更認為是「多年工作終獲社會肯定」。祖籍四川的楊丹自九三年由美國來港任職港大,從西藥的研究過程獲得啟發,開始鑽研中藥藥性,因祖父是中醫師,令她對具有治癌功效的雷公藤特別着迷。

政府支持不力 找經費難

雷公藤長期因毒性強未有被廣泛使用,楊丹自九三年嘗試將雷公藤的活性分子和毒性分開,測試了至少一百五十多種合成方法、花去一千五百萬元,至○九年才取得突破,找出去除毒性的方法,她形容該項發現「如掘到一塊金子」,計劃稍後正式發表文章,預計經十年臨床試驗便能研製出性質溫和的治癌藥物,讓病人免卻脫髮及嘔吐等副作用之苦。

研究的路是漫長崎嶇,但對楊丹來說,籌集研究經費才是難題,「研究需時長,找投資公司特別困難,拜訪過十家公司,○七年才有公司願意資助九百萬元做研究。」她認為本港具有良好研究條件,無奈港府不支持,「本港研究水平獲國際公認,人才亦很好,但港府投入太少,如果有更多資源,本港很適合成為中藥研發基地。」

楊丹不但是傑出科學家,亦是三女之母,她坦言虧欠家人很多,「除了每天研究十多小時,有時周末亦會工作,女兒曾勸我不要上班,幸好住所位處大學附近,可爭取時間陪她們。」憑着家人支持,楊丹才得以毫無顧慮地從事研究工作。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