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北韓與經濟特區

兩三年前,我受韓國中央銀行屬下的研究所委託,撰寫一篇關於中國經濟特區的論文,目的是供韓國政府考慮兩韓統一是否可參考中國經濟特區的經驗。(文章刊出為該研究所公開的工作論文系列,並沒有任何秘密因素,當然也不涉及出賣國家情報)。

我的看法是深圳作為經濟特區,對中國最大的作用是作為市場經濟或資本主義的試驗區。這個特區從來都沒有封閉(二線管理在徇情或貪污底下,形同虛設),試驗的條件是擴及特區以外。這是中國經濟特區與海外的加工區、保稅區、自由貿易區的最大差別。

無論我們怎樣評價深圳,特區確然推動中國內地全面的市場化、資本主義化(當然這種資本主義近似與社會主義的國家資本主義),也因此造就了中國近二、三十年的繁榮旺盛。

對南韓來說,在北韓推動的應是經濟特區,不是加工區。後者只是企業減省勞動成本,前者卻是市場化和資本主義化不可逆轉的推動。

在我的文章前,南韓在北韓已有加工工業區。不知我的建議南韓政府有否採納,但有趣的是,北韓最近與中國合作,建設丹東連接新義州的新鴨綠江大橋,向中國開放羅津港,使吉林有不凍出海口,並在今年五月共同推動黃金坪加工特區的開放項目。與跟南韓合作的開城工業園區的五十年租賃不同,黃金坪加工特區中國的租賃權是一百年。

從這一系列與中國合作的項目,足證北韓正銳意發展經濟,全面採納中國經濟特區、加工區的經驗和體制。或許不是來自南韓的推動,而是中國的示範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