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看今朝:TPP有戰略意義

有內地傳媒認為,剛在日本橫濱結束的APEC橫濱峰會,與南韓首爾舉行的G20峰會比較,明顯是前者頗為冷清,沒有出現令人眼前一亮的議題。我卻不是這樣想,我認為在APEC橫濱峰會中反映了一個情況,是中國政府有必要高度重視的。

是次APEC峰會最受關注的話題是TPP。TPP全名「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是APEC框架下的部分國家簽訂的具有約束力的制度性安排,在二○○五年由智利、新西蘭、汶萊和新加坡簽署並生效。其主要內容是關稅減免,成員國百分之九十的出口貨物關稅立刻免除,所有產品關稅將在TPP成立後十二年之內免除。

TPP的性質與今年初實施的「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這類多邊合作很相似,但最大不同的是,TPP是涉及太平洋東西岸,連接亞洲、澳洲及南美洲的多邊自由貿易協定。先不說其貿易量將可能是無限大,單從地緣政治角度去看TPP,其戰略意義將會比任何一種貿易合作更為不尋常。

雖說直至現在,TPP仍然只有以上四個成員國,且這四國的經濟規模難以讓TPP帶來甚麼重要影響;但自二○○九年美國表示願意協商加入TPP後,TPP開始成為亞太地區的焦點。除美國外,澳洲、馬來西亞、秘魯和越南亦相繼表示有興趣加入TPP。近日,就連日本、南韓、台灣等也對TPP感興趣。

留意TPP的組合,發現幾乎所有成員都是親美主義者。更需要留意,中國在TPP缺席,中國政府亦未就是否加入TPP有任何論述。TPP的最大可能性,可能是提升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為美國重返亞洲提供了現實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