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解碼:三道板斧一道板斧

香港當前面對的最大問題和最大挑戰,不是貧富懸殊和人口高齡化問題,而是樓價持續高企並不斷攀升。因為這不但是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現屆特區政府雖然進入倒數的看守政府時期,也不得不認真應對,此乃任內最後一次向中南海交功課的機會也。

香港大專院校的政治經濟大教授們,相信都會同意,在美國不顧一切強推二次量化寬鬆政策下,大量熱錢流入香港炒作樓市,顯然已成定局。如果特區政府繼續猶豫不決,袖手旁觀,任其自由發展,則除了股市之外,關乎香港普遍市民置業安居的樓市,勢將成為國際金融投機大鱷興風作浪,渾水摸魚的另類賭場。

應對國際熱錢投機炒作攪亂香港政治經濟金融秩序的有效措施,必須是短期的出其不意之非常手段,而不是遠水救不了近火的增加土地供應,或者是婆婆媽媽的呼籲香港人做好港元資產風險管理。

所謂非常手段,正如我們較早時在這裏曾經研究過的那樣,不外三道板斧。其一,對外資投入香港資產市場暫時實施資本管制措施。其二,改變聯繫匯率制度,例如倣效新加坡,將港元與一籃子貨幣掛鈎,避免跟隨美元持續貶值,從而抑制通脹及減低資產泡沫風險。其三,對樓市炒作活動落重藥徵重稅。

三道板斧之中,對現屆政府的煲呔曾和鬍鬚曾兩兄弟而言,第一道板斧意味着他們必須改變思維方式,換個腦袋來應對,與時俱進,承認自由市場的所謂自動調節機制「無形之手」經已失效,當今世界潮流不再視資本管制措施為洪水猛獸也。第二道板斧同樣需要他們改變思維模式,不再視聯匯制度為神聖不可侵犯。因為過去十年,一美元固定兌七點八港元左右的代價,乃是港元實際貶值了三成半,也就是香港人的港元資產縮水了三成半。

如果在曾氏兄弟領導下的現屆特區政府,並沒有改變思維方式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敢於非常時期採取非常手段,不能動用第一第二道板斧,那就只剩下一道板斧,對樓市短期炒作落重藥徵重稅,加倍徵收印花稅矣。

史進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