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晚期腦退化症預設臨終照顧

本港不乏針對末期病患的紓緩治療,但局限於癌症病人,隨着患腦退化症(前稱老年癡呆症)的長者日增,伊利沙伯醫院今年八月起推出,專門針對此症的晚期護理計劃,為末期病者訂立臨終照顧指示及提供心理支援,相信有助縮減病者入院次數,預計半年內可服務區內二百名長者。

腦退化症屬本港第九號殺手,隨着人口老化,估計至二○三六年,六十歲以上患者數目由現時十一萬激增至廿八萬。伊利沙伯醫院內科副顧問譚鉅富醫生稱,晚期腦退化症病人,會出現大小便失禁、不能走路、與人溝通困難等,因長期臥床亦容易患嚴重壓瘡及吸入性肺炎,體重會驟降,病者需要特別照顧護理及經常入院。

減少入院 免舟車勞頓

他說,該院今年起為晚期腦退化症患者推出「院舍長者晚期護理計劃」,由專職醫生及護士為經常入院治療的病者,制訂「預設臨終照顧計劃」、進行病症控制、提供心理輔導及為院舍職員提供指導等。

此計劃針對壽命只餘半年至一年的患者,估計區內三十九間護老院約一成人符合指標,即約三百三十多人,計劃暫為期半年,預計二百名長者可享用服務,視乎結果再進行檢討。兩名專職護士會向院舍職員作簡單培訓,並在病者出院後定期到院舍探訪,以減少病者再次入院,免卻舟車勞頓之苦及降低受感染的機會。

老人科註冊護士梁麗珊稱,醫院早前進行先導計劃,約廿多名已經離世的長者中,八成六人生前均依照計劃接受照顧。八十歲腦退化症患者張婆婆一直居住在長者院舍,需靠食管餵食及長期臥床,近兩年身體機能退化加劇,半年內入院多達三、四次,至今年八月被轉介至該計劃。

梁透露:「婆婆的女兒李小姐成日擔心自己做得唔夠,又怕見唔到媽媽最後一面,經過我哋輔導,心理壓力稍為減輕,照顧媽媽嘅信心亦大咗。」至今兩個多月,張婆婆未有再因病入院。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