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員工報天氣袋錢

【本報訊】政府部門的管理問題真多!天文台自一九八七年安排人員於電視報道天氣消息或為天氣預報節目撰稿,不過最新一期審計報告質疑,天文台為何將這些職務視為員工額外工作並發放特別酬金,部分人單於○九至一○年度共有近六十七萬元袋落袋。報告亦轟天文台辦公室管理欠效率。

審計報告指出,天文台每節天氣消息長約兩分鐘,電視台向天文台支付每節五百元服務費。政府當年認為在電視報天氣屬正常範疇以外工作,容許天文台在扣除一百元成本之後,將其餘四百元發放予報道員作酬勞。在○九至一○年度,共有十八名人員收取四十九萬多元酬金。

另外有十一名人員為電視天氣節目撰稿,天文台也視為員工的外間有薪工作,將電視台支付每份稿五百元酬金全數發給員工,他們上年度合共獲發十八萬多元。審計報告質疑天文台使命是提供天氣服務,天氣報道應納入正常服務,為電視台寫天氣稿亦不應列職員外間工作,建議天文台檢討。

語言實習室變儲物室

另外,天文台報稱總部地方不敷應用,租用美麗華大廈一個一萬一千平方呎單位,內設語言實習室及資源中心等。但審計報告揭發語言實習室淪為儲物室,資源中心上年度只有五百多名市民到訪。而天文台總部一個二百多平方呎的廚房,早年因員工食堂關閉而改裝成超大茶房,超出政府產業署茶房標準面積近四倍。審計報告建議天文台重整茶房及語言實習室等用途節省開支。

天文台表示同意審計署建議,會重新探討在電視報天氣的安排,研究納入正常職務,並會審視供稿安排;又會向產業署提交建議,重整食堂、茶房和語言室的用途。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