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不分」「清明」混淆

【本報訊】北宋宮廷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為後世留下了國寶級的著作,同時亦留下了許多不解之謎。有研究指上河圖繪畫的是秋景,亦有學者認為《清明》是作者進獻畫作時的頌辭,誰是誰非尚未有定論。香港考古學會則批評,政府當局在介紹《清明上河圖》的展覽時不求甚解,只沿用「北宋時開封市民在清明節時活動」,做法既懶惰又不合理,有藝術館人員更是楊、柳不分,將上河圖兩岸的楊樹說成柳樹,向市民提供錯誤的訊息,失去教育意義。

繪畫秋天 非清明時節

對《清明上河圖》有深入研究的香港考古學會主席鄭啓明指,《清明上河圖》被公認為研究北宋的歷史、商貿、人文生活及建築等不可多得的通識教材。他批評,當局沒有正視及尊重歷史,因為愈來愈多證據顯示,《清明上河圖》繪畫的是秋天景況,非清明時節。

鄭啓明解釋,畫中人物衣服單薄,有些手中持扇,沿河兩岸的楊樹經過半年時間生長,枝椏茂盛但又由於氣候轉冷時葉子落盡;市集中售賣只在中秋節前後才推出的新酒、食店賣蟹、小販攤檔賣西瓜,以及風向儀指示吹西風等,在在顯示當時是秋的季節。此外,城外農田裏不見農夫春耕景象,證明不是春寒時節,大概是中秋後的深秋氣氛,天空萬里無雲一片清明的景況。

多項不解之謎惹爭議

鄭又批評,有藝術館人員在記者會上將河兩岸的楊樹說成柳樹實在錯得離譜。他說楊樹樹枝硬直,柳樹枝柔弱下垂,柳樹樹身亦不會產生瘻結的現象,可與畫中最左端唯一的柳樹比較,當局連楊、柳也不分清楚,擔心市民一旦信以為真,會將錯誤一直延續,成為天大的笑話。鄭認為,當局必須尊重歷史,多聽取及搜集各方的意見,綜合資料,利用展覽館提供補充說明,糾正現場導賞員的說明,向市民傳達正確的訊息,達致通識教育成效。

近年對《清明上河圖》的研究一直未停頓,一九八一年,內地開封市一名孔姓教師在雜誌上發表文章,首先對《清明上河圖》中的「清明」提出質疑,列舉多項理由認定上河圖繪畫的是秋景,不是清明時節。

八十年代中期,內地學者鄒身城亦發表論文,指畫中並沒有掃墓情景,「清明」一詞,應該是作者進獻時所作的頌辭。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