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剷除山頭 打破自閉

醫管局新總裁誰屬即將揭盅,市民難望大如航空母艦的非政府公營機構轉換舵手後,可即時改變航道,或加速前行;但若能把兩個項目刻意調控,假以時日,能為市民帶來些好處,亦不無可能。

醫管局內部山頭主義嚴重。沙士襲港初期,兩家大學教學醫院堅守「河水不犯井水」,病例資料及化驗數據互不交換,爭逐研究這新發疾病的優勢,各自各「精彩」。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感染控制混亂,沙士爆發核心8A病房防控措施朝令夕改,一時關閉,一時又恢復准許訪客進入,導致市民無辜感染,院內疫情迅速惡化;醫管局其他醫院的感染控制專家卻只能遙望威院疫情愈來愈兇猛,縱有強效點子亦無法插手幫忙。

七年之後的今天,馬尼拉人質挾持事件傷者梁頌學返港後,由醫管局哪個創傷中心醫治,竟然亦引起局內爭議。有個別中心主管不忿向傳媒表示,自己的中心設施較好,人手較多,向來專責接收海外運送回港的傷者,梁被送屯門醫院,乃不依行事指引「截胡」舉動。

由此觀之,醫管局內山頭主義仍不減當年。山頭主義令市民不能受惠於整個醫療機構的人力、物力,服務素質往往因遷就個別單位爭取業績功勞,削足適履。

醫管局亦曾患嚴重「自閉」,為社區服務的機構竟不察覺社區存在。沙士在威院迅速蔓延,醫管局竟將事態作院內爆發處理,視衞生署公共衞生人員如無物,自以為是;繼而在沙士後的各項檢討及調查中,雙方互相指摘對家不是,企圖卸責。醫管局缺乏公共衞生視野,至今仍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