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指春秋:百姓只是鍾無艷

大家聽過「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吧?話說一代昏君齊宣王有兩名愛妾,貌醜無雙的鍾無艷拿去輔理國政,美不勝收的夏迎春用來尋歡作樂。命苦的鍾無艷彷彿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夜壺。

大家又有沒有發覺,看在咱們領導人眼裏,老百姓只是用完即棄的鍾無艷而已?

話說日本傳媒報道,自民黨執政期間,前首相小泉純一郎曾於○四年就釣魚島問題跟中國簽訂「尖閣密約」,尖閣諸島乃日方稱謂。密約內容主要是「中國不放保釣船出海、日本不羈押人」,然而民主黨上台之後密約沒有交接,才會鬧出撞船風波扣押船長詹其雄。即是說,中方認為日本違反密約,遂引來一連串動作。

密約到底是真是假是有是無,官方照例諱莫如深,不過擺在眼前的事實卻是,中國真的不放保釣船出海嘛。內地固然不准,香港同樣不准,千方百計阻撓保釣船,連「上船查鼠患」這種爛藉口也出動了。

若然密約是有的,而且日本傳媒報道的內容是真的,不禁讓人慨嘆,中國老百姓就是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鍾無艷。有事需要你發揮民族主義的時候讓你上街抗議,不想你破壞和諧氣氛的時候不准胡亂反日。難怪中華兒女滿腹牢騷,愛國原來很痛苦。

噢,順帶一提,歷史上鍾無艷是存在的,不過真實姓名是鍾離春,鍾離是複姓,單名一個春。為甚麼又叫鍾無艷呢?皆因此姝來自無鹽,取其諧音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