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處理廚餘無臭省時

【本報訊】本港每日約有三千多公噸廚餘棄置堆填區,當中七成來自家居,但港府僅靠興建每日處理二百公噸工商業廚餘的小蠔灣設施「了事」。有環保團體建議政府倣效澳洲做法,採用一種由日本研發名為「Bokashi」的細菌粗粒,撒在廚餘上發酵,再埋在泥土內分解直接成為肥料,分解時間較傳統用廚餘機快一倍,不會發出臭味亦毋須用電,方便家居使用。不過,當局卻對於這種推出約八年、近三年被廣泛使用的技術毫無認識。

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表示,Bokashi呈粗粉粒狀,屬發酵有機物,使用時只要將一小撮撒在廚餘上,再放入特製的密封廚餘桶,約十天後便完成缺氧發酵程序,再將廚餘混合物埋在泥土內,約三至四周便會完全分解成為肥料,分解時間視乎廚餘種類,如蛋殼、魚骨等較硬的廚餘需時較長,而豬骨、酸性液體及奶等則不能發酵及分解。

相對現時學校或屋苑使用的廚餘機,這新方法不會發出臭味,加上體積小適合家居使用,發酵時產生的汁液更可用作通渠及施肥。綠領行動邀請郭氏家庭進行實地試驗兩個月,成功減少每日三分之一垃圾量。一包細菌粗粒連廚餘桶約二百多元,粗粒可用兩個月,桶可用三至五年。

港府稱無聽聞須了解

這項新方法已經被新西蘭及澳洲兩國政府大力地推廣數年,何漢威指曾向政府當局提及,但卻回覆稱未有聽聞,需要再了解。他批評當局處理廚餘措施太少,建議引進新方法作試驗,若果成功可資助房屋署轄下的屋苑住客購買相關設備。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