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普選只看吸票不論界別

二○一二年「區議會改良版」政改方案通過,今後功能組別還能不能在立法會中存在,可說危危乎矣。它的命運只有兩個:或是「被」變相直選,或是被完全取消。因此,北京現在就向香江的工商界打招呼、吹風、做工作,希望他們順應形勢變化,找出「自救」方法,能夠在立法會中繼續有得「玩」,不要隨着功能組別走進歷史博物館,否則工商界也要告別香港政治舞台。在北京看來,香港要實施「一國兩制」、保持資本主義制度五十年不變,是不能沒有工商界作為主體參與經濟、政治和社會事務的,工商界必須在立法會佔有一席之地。

然而,據說香港工商界對北京的打招呼、吹風、做工作頗為冷淡,這或許是他們對今次政改一役中北京忽然轉軚讓步、「出賣」了功能組別而有所不滿,或許是工商界根本無心和不知道怎麼應對未來「雙普選」的形勢。工商界賺錢一流,有的是辦法,但讓他們搞選舉就一定「廢廢地」。過去許多年,工商界不是沒有「組黨」參與普選,惟戰績甚差,他們甚至敵不過「身無分文」的「街頭爛仔」。那個所謂「政治中立」的自由黨混到現在,立法會中一個地區直選議席都沒有了;那個政治上「親中」的港進聯,混來混去被「走基層路線」的民建聯「吞併」,那些「紅色資本家」們要在民建聯中給出身布衣的人「打下手」。

可見,香江工商界玩選舉真的很成問題,北京讓他們「自救」有些「強人所難」。當然,他們如此「廢廢地」也是北京長期慣出來的。鄧小平當年談收回香港主權,最要緊的一句話就是「請投資者放心」,把工商界的反應和利益放在制訂政策的首位。這在當時無可厚非,既是形勢需要,也是北京對資本主義的「基本理解」,即香港要保持資本主義,就要最大限度的照顧工商界。然而,這樣的理解極片面,事實上資本主義若搞普選,就沒有任何界別的特殊利益,只看誰能吸納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