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平:從《易經》看透政治

【本報訊】《易經》只是占卜工具?易學等於迷信?其實只是一般人的誤解。嗇色園聯同國際易學聯合會等首次在港舉辦國際易學與現代文明學術研討會,邀請來自內地、南韓及俄羅斯等近一百五十位學者參與,屬歷來最大規模,並舉行三場講座免費讓公眾入場,部分題目與現代生活及企業管理有關,喚起市民的興趣。

常被誤解迷信

一手促成今次研討會的前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稱,他鍾情《易經》多年,從中領悟到不少人生道理,令他學懂在政治生涯中看透得失起跌,但一般人經常誤解為迷信之學,因此希望透過研討會將易學推廣出去。研究《易經》多年的香港理工大學兼任教授岑逸飛則稱,《易經》講求天時地利人和,可對未來有所啟示,例如對於本港樓市,他根據易學所載,水代表冬天,樓房則為土,水土相剋,估計樓市於今年冬天不會有太大升幅,但他強調,人為因素仍屬最重要的一環,不能一概而論。

嗇色園主席李耀輝更示範用《易經》中的「四營十八變」方法,以「蓍草」占卜,這是孔子年代常用的占卜工具。據說當年孔子百卜有七十中,屬沿用了二千多年的占卜方法。

「第五屆國際易學與現代文明學術研討會」下月十五至十九日在本港舉行,以「易學與世界新秩序的構建」為題,吸引來自十多個國家的學者參與,共收到一百三十多份有關易學的論文,三場公開講座則於下月十六、十七及十九日分別在香港青年廣場及香港大學舉行,詳情可瀏覽網站www.yjic.org。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