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解碼:回歸基本不變應變

資助市民置業問題殺到埋身,與港府關係密切的智經研究中心,近日拋出六項建議,卻隻字不提社會高唱入雲的復建居屋呼聲,其用心良苦之處,顯然在轉移視線也。

六項建議嘛,一是「零首期」房屋,由政府或撥地予有關機構,興建樓價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的「零首期」單位,供較低收入合資格住戶作自住用途;二是「半買半租」計劃,申請人只購買物業五成業權,餘下五成由政府指定中介機構持有,申請人每月以特惠租金租用餘下業權,並可於指定期內以原價回購物業;三是強積金代首期,即一筆過提取強積金支付首期,但設提取上限及五年內出售物業就要交還款項;四是按揭及稅務優惠;五是增加土地及住宅供應;六是鼓勵所謂「簡約」建築,以限制單位樓價。

如此這般六項建議,最後兩項講了等於沒講,毫無新意,其餘四項的最明顯後果,乃是催谷需求,只會推高樓價,與政府穩定樓市的政策目標背道而馳也。

事實上,從過去的經驗來看,除非政府大量增加土地供應,否則,即使政府願意有限度增加土地供應,發展商也有辦法應付,正所謂你有政策我有對策,樓價仍然可以維持高企。

然則怎麼辦呢?非常簡單,回歸前朝港英政府經過精心設計,充分考慮了政策效果,因而行之有效運作良好的原來房屋政策,那就是按照實際需要,興建出租公屋和出售居屋,為中下階層市民解決居住問題。而中上階層的私人住宅市場,則任由發展商和投資者去自行決定,即使超級豪宅天價高處未算高,也可由他去吧!

也就是說,政府的政策取向,原則上將本港樓市看成兩個市場,政府只管公屋居屋市場,私人豪宅市場不管。換句話說,就是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也。

如此處理,對特區政府來說,表面上是政策轉變打倒昨天的我,但實質而言,則只是回歸前朝基本步而已,如今雖然換了舞台來跳舞,然而基本步法始終維持不變。這樣子的以不變應萬變,請問有何不可?

史進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