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風濕病遲醫可殘障致命

【本報訊】兒童風濕病種類多達逾百種,大多與遺傳基因有關,每一千名兒童就有一名患上此免疫系統失調疾病,因自行攻擊身體各器官導致發炎,部分更需終生服藥控制病情,延誤診治可導致殘障,甚至死亡。曾有關節炎患兒因家人不相信年紀小會患風濕病,錯誤向泰國巫師及坊間「神醫」求診,導致關節嚴重退化,身形矮小,廿多歲便要用拐杖走路。

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系主任劉宇隆指,瑪麗醫院現有逾五百六十名風濕病患兒求診,近年更有上升趨勢,以幼年突發性關節炎為例,一九八八至二○○○年有四十五宗求診,至今年中已累積至一百卅八宗。該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李子良呼籲家長留意,若子女出現關節腫痛、肌肉無力、出現不癢的紅疹及持續發燒一周不退,應立即求診。

29歲男7歲起屢遭折磨

廿九歲的馮國成七歲起開始不斷發燒、關節及肌肉腫痛,至九歲入住瑪麗醫院才確診患幼年突發性全身型關節炎,更併發心積水,入院半年服類固醇及打金針等都無甚進展,加上家人不相信年紀小會患風濕病,遂帶他到泰國找巫師治療,亦曾在港飲符水、看跌打、推拿、針灸,結果五年間病情惡化至要臥床由家人照顧。他輾轉至十四歲再到瑪麗求診,但部分關節已破壞至不可修復,更換了兩邊髖關節及固定移位的頸椎,現時要以拐杖協助走路,但可照顧自己。

十二歲的黃琛曜患幼年皮肌炎,七歲開始容易累及無力行樓梯,不想上學,手腳及面部出紅疹但不癢,父母以為他在學校被欺凌,經數周檢驗才確診,留院三周及服兩年類固醇,現已復元,但要每半年覆診。港大將在書展推出新書介紹兒童風濕病,探討其治療及護理方法。

為應屆會考生打打氣,請瀏覽on.cc《放榜無限分2010》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