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看今朝:何處是前方

特區政府多個「起錨」宣傳片,社會賢達及知名人物均粉墨登場大嗌「起錨」,為政改方案造勢。奈何,「起錨」標語被人不斷批評和惡搞。有人說,一切皆錯在政府用「起錨」一詞不恰當。

「拋錨」、「起錨」是海事的術語。「拋錨」是船隻將要泊岸的時候,將連接船身的錨爪拋進海中抓着海床的泥土,讓船身固定起來;「起錨」就是船隻要離岸出行,船員就會收起錨爪,解開船身的束縛,讓船隻可以起動。

不過,「起錨」或者「拋錨」,都不是一個終極的動作,起錨之後就是為日後可以再拋錨,拋錨之後就是等待起錨的日子。起錨後隨時拋錨,意味船主可隨時喊停,亦可隨時喊走;船既沒有一個長久停泊的地方,船員就要永遠跟隨船隊顛沛流離,永遠不能踏上堅實的陸地。如此一來,就與民間渴望要求「終極目的地」的原意有所出入。

「拋錨」是固定船身方便停泊,令船隻不能前進亦不能後退,換言之,即是「原地踏步」,對宣傳政改方案來說是大大的不吉利。但「起錨」亦不算是甚麼好的說法,因為「起錨」只是意味着船隻要起動,不等於有目的地的前進,有可能是船隻隨波逐流,浮浮沉沉,甚至意味着後退。沒有目的地,到時在海上一旦斷水斷糧,船員難逃葬身大海的命運。

政府官員說「政制向前走」。「向前走」,用英文來說就是「Follow your nose」,直譯是「跟着你的鼻子走」,不過,這只是迷路時最消極的做法。政府大喊特喊「起錨」,說明了政改的船要揚帆起動,但究竟何處才是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