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明鏡:救災爭人心

青海玉樹地震災情,與四川汶川地震根本不能相比,但是中央的救災級別、哀悼規格,不相上下,都到了最高級別。

應該說,北京當局的人文思想是有所提高了,對於災害的處理,也走出了一條新路。一個方面,就是以人為本,動員一切力量救人治人;另一個方面,就是把壞事變好事,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最明顯的是,不久前的礦難宣傳。本來是一場重大事故,一百五十多人被水淹在礦井之下,是大大的壞事;後來就變成搶救,最終救出一百一十多人,成了大大的好事。自然,事故的責任還是要追究。

玉樹之所以災害程度低而處理的級別與汶川差不多一樣高,主要是玉樹的民族問題大過了災害問題。玉樹三十多萬人,藏族佔百分之九十以上。地震之後,達賴喇嘛也提出要到災區慰問,而北京不允許,由此即看到問題的焦點,就是北京和達賴對藏民人心的爭奪。數萬解放軍在玉樹救出數以千計的藏族同胞,為三十萬藏人解決災後生活問題,相信藏人又像西藏農奴解放時那樣感激「金珠瑪米」。

西藏問題和新疆問題,說到底是經濟發展的問題,經濟發展了一切都好說,窮就一切都容易出問題。今年一月,中央召開第五次西藏工作會議,定出全國對口援助西藏發展的新計劃。據悉,很快又要召開中央新疆工作會議,也是採用對口支援發展的模式,由經濟較為發達的沿海十九個省區市對口支援新疆八十餘個縣。資料顯示,新疆有三十個貧困縣,其中國家級貧困縣二十七個,貧困人口多達二百五十三萬。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南疆比北疆窮,疆獨活動就比北疆活躍。據悉,廣東省拿一百億元對口支援南疆的喀什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