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中藥檢測如照妖鏡

【本報訊】保濟丸事件令中成藥品質安全敲起警號,浸會大學成立中藥檢定中心,為中成藥產品提供微生物、有效成分及藥材真偽等化驗服務。中心負責人指出,測試中成藥是否含西藥成分的成本高昂,一般只針對壯陽藥及減肥藥等高風險產品進行化驗,並坦言現時本港只有七間中成藥製造商獲「良好生產規範」(GMP)資格,若要求全港五百間中成藥藥廠推行GMP,估計多達七至八成無法繼續經營。

浸大中藥檢定中心昨舉行開幕禮,中心由浸大中醫藥研究所有限公司營運,研究所行政總裁方宏勳表示,該中心是本港目前唯一具備三個不同化驗室的大學實驗室,分別是重金屬、農藥殘餘及微生物檢測、以指紋圖譜分析中成藥有效成分含量及以顯微技術鑑定中藥材真偽。他指出,中心內的質譜儀可檢測中成藥有否混入西藥,但由於成本高昂,一般只會針對較高風險的中成藥,或視乎製造商過往的銷售歷史及事故紀錄,進行相關檢測。

若行GMP 逾四百間要執笠

方宏勳指出,現時全港只有七間中成藥製造商具備GMP資格,若要求全部五百多間中成藥藥廠嚴格執行GMP,相信多達七至八成要結業,「當然最理想係全部藥廠都有GMP,但相信八至十年內都仲未得。」

該中心實驗室經理梁啟文補充,已推出「A嘜認證計劃」,參與認證的中成藥產品,每年須提交八個樣本,通過三個實驗室的測試,並每年更新認證,費用至少八萬元,至今已為十一種中成藥產品認證,包括八種浸大研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