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校不得人心。小學「殺校政策」歷時十年,摧毀了逾百所小學,斬斷了不少市民的教育網絡和連繫,讓有心老師的工作崗位被取消,後遺症深遠。小學收生不足蔓延到中學了,教育局局長是拆彈專家,他不願再推不得人心的政策,於是,宣布「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劃。簡單來說,就是要求官津學校自願減班,以前中一開五班,來年就減少一班。參與這計劃的學校可保留「超額老師」五年,被削減的學校津貼以支持新高中課程為名,可獲每年二十五萬元額外補貼。
這是典型的孫公招數和權宜之計,是一劑「特效藥」,可以短期紓緩某些中學的殺校壓力,但絕不是解決收生不足的長遠辦法。當然,五年後,孫公已退休了,就留待繼任人想出一個長期和有效的方案吧。
孫公這計劃建基於各官津中學之間的合作,大家願意齊齊減一班,但計劃甫公布,多所英文中學和第一組別學校就清晰的說:不會參與。他們是英中,是名校,收學生並不是問題。於是,孫公的新招像教學語言微調般,成為另一種分辨「名校」與「有收生危機學校」的標籤和分化劑。
我不看好自願減班計劃,但孫公提出的「特色學校」對策,雖未見教育界明顯回應,我卻認為值得大家討論。教育局建議文法學校可考慮轉型為提供特色課程的中學,如體育、藝術等。若這對策得到正面回應,既能解決殺校壓力,也能讓中學課程由一致性變得多元,以學生的興趣為本。可是,文法學校變為特色學校,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