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2/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冷眼旁觀:不能再扮鴕鳥

禁毒處就青少年吸毒情況的報告顯示了許多以前被隱瞞的問題。一、吸毒學生年輕化,最小的只有八歲。二、吸毒不是某新市鎮如大埔和北區的個別事件,幾乎每所中學都有發生,涉及數以萬計學生,例如灣仔是名校區,但學生承認吸毒的情況比全港平均數為高。

我看了報告,心裏的疑問是:這些情況應在社區和校園存在好幾年了,難道學校和家庭都不知情?再者,政府把重點鎖定在「校園驗毒」,引來不少爭議之餘,力度足夠嗎?

當然不夠。吸毒濫藥是青少年問題的表徵而已,我們需要了解背後的原因,不能再扮鴕鳥。吸毒某程度也反映了教育太過狹隘、考試主導、公式化和單一、讓學生充滿挫敗感的老問題。我並非單指追不上、成績較差的一群學生,調查數據顯示,名校學生也有吸毒,也會苦悶。

我們的百多萬青少年有着不同的興趣和能力,為何他們都要按着同一「樣辦課程」學習?為何教育至今仍以科目為主,輕視全人教育?為何學校的社工人手向來不足,但政府部門之間卻推來推去,拒絕增加學校社工,為老師鬆綁,讓他們有更多時間關心學生,聆聽學生的心事?

回到我的首個疑問,其實學校是知道的,但在「不能殺校」而要務必保住校譽的陰影下,學校寧願低調處理學生吸毒問題,甚至不會公開向外承認,間接把關心學生和全面支援學生的任務放在比校譽次要的位置。

政府和學校甚麼時候才會醒覺,不扮鴕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