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2/2010

預算案助基層反效果

【本報訊】預算案宣布將基層打工仔爭取多時的擴大交通津貼計劃檢討,再一次押後至今年底才公布,另一方面又大派獎金,利誘一些可能根本無心工作的失業人士,轉職做「無人吼」工種。有工會批評措施「唔搭嘴」,擔心僱主會將獎金變做工資補貼,降低職位的原有薪金,激起民怨。有中年失業人士更致電電台炮轟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狠批政府政策不公。

預算案建議撥出一億四千萬元推行「就業導航試驗計劃」,向失業滿一個月的合資格人士,在成功就業三個月後發放五千元獎金。張建宗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多名市民致電批評有關措施幫不到他們。

現年四十六歲、本來從事貿易工作的姜先生指出,目前不少公司在旺季「請你兩個月,未夠三個月就辭退你」,難以獲取該五千元獎金;他後來修讀飲食業再培訓課程打算轉行,但食肆卻只聘請青少年,「卡住咗我吔呢班中年人」。居於深水埗的蔡先生則表示,在深井任職清潔工月薪只得五千元,每月車費已花掉六、七百元,而同是五千元月薪的但居於屯門的同事,卻可獲政府發放交通津貼,非常不公平。

工會斥公帑用不得其所

職工盟副主席張麗霞批評有關措施「唔搭嘴」,強調「有工冇人做」的主因是地域及交通費問題,以短期獎金作鼓勵不能解決問題,認為將撥款用作提供交通津貼,可令更多人受惠。

她又擔心有僱主會將獎金變做工資補貼,最後好心做壞事,公帑用得不得其所。

工聯會權益委員會副主任崔世昌直言,五千元未必能吸引求職者轉職至陌生的行業,計劃亦對一些失業少於一個月的市民不公,變相鼓勵他們等夠一個月才搵工以求領取獎金。

張建宗強調,計劃只是試點推行,向求職者提供誘因解決市場錯配情況,他亦不能肯定計劃會百分百成功,推行期間或需作出調節。他又否認政府有意拖延交津計劃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