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滴滴金:絕望卻不可說絕望

初中學生答中史題:秦始皇功過為何?他正確列舉多項功過,但卻得零分。原因是他須照足課本,分政治方面、經濟方面、文化方面三個標題作答。若學生作答時不先列出標題,儘管答案內容正確,一律當答錯處理。

家長與老師理論,老師謂這樣評卷乃非不得已,因將來公開試每科都是這樣評卷,故狠心給不依規格作答學生零分,好讓他們及早適應公開試的要求。老師更煞有介事地說,不依次序先答政治方面,再答經濟方面,最後才答文化方面,學生一樣要吃零蛋。學生若以正確次序列出三個標題,但在每個標題下胡扯,反而可能獲得少許分數。

初中通識的綜合人文科包括「生命教育」,名目高檔,但內容不外乎是教育學生如何處理個人問題、判別是非、應付壓力、與人相處等。傳授這些生活技能,課程設計須緊貼生活。大部分學生既然在廣東話環境生活,生命教育以廣東話授課乃順理成章。很不幸,不少學校關心的並非教育質素,而是確保以全英語授課招牌,勉強以英語傳授生命教育,致令生活技能學習,淪為另一英語背誦科。

香港教育墮落,講一套做一套,甚至連自己講的一套是甚麼也不懂。結果,通識教育不是傳授博學之道,而是按規格答問題的專門技能;生命教育並非教學生如何好好過活,而是增加學生的生活困難——學生絕望,卻不可以說絕望,因為不懂英語說法是Despe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