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博物館拒公司化議員憂續嘥公帑

【本報訊】審計署及由政府委任的博物館委員會,先後建議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十四個博物館公司化及成立法定管治機構,希望透過引入商界贊助及私營管理,提高博物館人流及減少虧損,但民政事務局經過三年研究後,最終仍否決了有關建議。議員質疑繼續交由官僚管理,會令博物館虧損情況持續。

審計署於○六年發表報告,炮轟公共博物館人流偏低,建議當局制訂博物館法、設立法定管治機構管理博物館及引入商界贊助等。由政府委任的博物館委員會,亦在○七年向民政局提交報告,質疑公共博物館缺乏清晰定位及民間參與不足,建議在三年內成立法定博物館管理委員會及考慮將部分或全部公共博物館公司化。

民政局在立法會跟進討論有關問題前夕會見傳媒,指當局將會成立三個由不同背景人士組成的專家顧問委員會,就藝術、歷史及科學三種類別的博物館管理,向康文署提供意見,增加民間參與,加上西九文化區將設有由法定機構西九管理局管理的私營博物館,認為毋須把現有十四個公共博物館公司化。

人流少欠創意未能改善

康文署署長馮程儀補充,當局正研究把博物館發展成旅遊景點,並透過facebook、twitter等渠道,增加向年輕人推廣博物館服務。她續指,為紓緩人手不足,預計今年第四季填補七十個公務員職位,主要為二級博物館館長、文化工作經理及技術主任三類。

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委員李永達對當局決定感到失望,批評當局令博物館委員會建議「爛尾」,變相使人流不足、缺乏創意等老問題未能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