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2/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探射燈:黑心棉製傢俬貼身播毒

內地製傢俬近年暢銷港澳乃至全世界,但潛藏播毒危機。有內地傳媒踢爆位於佛山的傢俬製造重鎮,有十多間供應傢俬及床上用品原材料的工廠,低價回收舊衣、垃圾布碎、帶血醫療紗布或病床床單,經漂白去腥臭,製成纖維棉絮,用作梳化、枕頭、床墊和毛公仔等的填充物,部分已經營七年,成品經各種渠道銷往全國,即使流入香港,市民單憑產品美麗外表亦難辨「敗絮其中」,隨時「與毒同眠」染上皮膚病等傳染病。

■圖/文:探射燈小組

據內地記者早前「放蛇」暗查,發現位於佛山市南海大瀝鎮附近的村落,至少有十六間「黑心棉」加工廠,部分更已存在七年之久。有工人透露,布料是老闆由製衣廠或垃圾站收購回來,「甚麼都有,有些是醫院的紗布!還有帶血的。」

廢料每噸升至3000元

這些棉花工廠衞生環境惡劣,其中一間廠房內各色棉紗堆積如山。負責人稱,顏色布料都是來自製衣廠的廢料,白色的是棉紡廠當垃圾賣出的次貨,這些原料只要漂白一下就可加工成棉質纖維,「十幾年前這些東西(廢料)都不要錢,現在每噸要三千多元,還要託熟人才買得到。」為了掩人耳目,不法之徒還將「黑心棉」及新棉花混在一起,以增加潔白度。

另外,有小型加工廠環境更恐怖,各種顏色的布碎散滿一地,當中夾雜棄置膠袋和廢紙,發出刺鼻氣味及惹來烏蠅,工人都戴着防毒面罩工作。一名負責人承認,工場的布碎部分來自棄置的舊衣,白色布料則是棄置的醫院垃圾。他透露,工場每年「上交」三萬多元換取「保護」,雖然平日有消防和政府部門人員來巡查,但都無事發生。

負責人透露,每日用該些廢物製造七噸「棉花」,但仍供不應求。有人購買這些產品用以製作梳化或床褥、棉胎和枕頭的填充物,部分屬知名品牌,「做一張床褥的棉氈成本只是三元多,比棕櫚墊便宜好多。」

有工人透露,以「黑心棉」製造的產品,部分更以不法途徑流入大型傢俬批發中心,銷往全國各地。當地記者在廣州、佛山、順德的床上用品店及玩具店,分別在棉胎及熊公仔內的填充物內,發現「黑心棉」,並夾雜塑膠及紙碎。在「黑心棉」加工場曝光後,當局展開大規模掃蕩,對廿四間不具備生產絮狀纖維資格的工廠,採取「封廠」行動。

含超級惡菌致紅疹

「呢啲『黑心棉』受到不同程度嘅污染,無論喺生物上定化學上,都可能對人體有不良影響。」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解釋,「黑心棉」的原料來歷不明,當中可能沾滿病菌、病毒,例如霉菌和金黃葡萄球菌等,都可以散播傳染病;而通常用以消毒的化學物,如福爾馬林,亦可能引起部分人士敏感,引發皮膚病或紅疹,尤其抵抗力弱的人士要特別小心。

老行尊:價格太低小心

內地製傢俬佔本地市場大多數,每年內地進口傢俬貨值達五十億港元,本港業內人士指,「黑心棉」製成的家具防不勝防,即使老行尊亦難以分辨,建議光顧有信譽傢俬店。

網上訂購風險大

從事室內設計及傢俬買賣生意廿年的盧小姐坦言,以「黑心棉」製的傢俬,在表面上不留痕迹,就算老行尊都難以判斷,故她只會相信大牌子出品,並向有信譽的廠商入貨。故她不時會親自到內地廠房視察,並研究清楚材料來源才會引入港。她不排除部分內地「黑心棉」製的傢俬流入港,「一分錢、一分貨,如果價格實在太低,就要小心啲啦。」盧小姐又說,近年興起網上選購傢俬,她提醒消費者,由於在網上購物不能親身驗貨,若貨不對辦便難以追究,蒙受損失的風險很大,她建議市民還是光顧有信譽的傢俬店,以保障自身的消費權益。

救災物資有黑心貨

「黑心棉」在內地存在多年,但仍禁之不絕,這種連工人作業時都要戴上防毒面具工作的物質,除了在梳化和棉被之外,在多種家庭用品和玩具上,如毛巾、枕頭、毛絨公仔、坐墊等都有「黑心」貨,甚至有人用來賑災,行徑令人髮指。

「黑毛巾」一浸水全濁

去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各界慷慨支援,竟也能發生「黑心棉」救災物資事件。事緣當地政府購入一批棉被,供住在醫院的災民使用,但其中兩車數百張的棉被,內裏全部都是黑色的髒棉花,事件轟動全國,有關的工場亦被查封。

「黑心棉」除了在棉被中常見之外,無良的商人更加用在毛巾之中,「黑心棉」毛巾一浸在水中會令水立即變濁。「黑心棉」的原料不止是布碎或工業用的海綿,更加有奸商從醫院回收用過的棉花,甚至在棉花中混入用過的衞生巾來製造「黑心棉」,完全不顧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