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菩提明鏡:內地要大幅加人工

內地三十多年發展,最為人詬病的是勞工工資被嚴重壓低,為甚麼內地的富翁膨脹速度快?除了經營房地產等暴利行業外,就是一般製造業、服務業也不斷培養出富豪,固然他們坐享中國十三億人的龐大市場,但他們能以在全球都算低廉的工資成本經營,則更是其利潤之源。

以香港熟悉的珠三角計,改革開放之初,工人每月人工五、六百元人民幣,三十年後也才增至一千多元左右,增長率低得可憐。按照中共理論,這是資本家在剝奪勞工的剩餘價值,叫作剝削,而共產黨革命就是要消滅剝削。改革開放後,尤其是江澤民提出「三個代表」之後,相當多社會學家認為中共「變色」了,重一些的更說,中共已經完成由無產階級政黨向官僚資產階級的「蛻變」,輕則指中共「傍大款」。總之,勞工的權益已經放在邊緣位置,勞工已從原來的「國家主人」變為「弱勢團體」。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發出要加勞工人工的訊號,實際不是以改變勞工地位為出發點,而是為刺激內需。會議呼籲,「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要加大國民收入分配調整力度,增強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眾消費能力」。本來,加人工是恢復「社會正義」,但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只作為「拉動作用」。

不管怎樣,中央的政策取向是鼓勵企業加人工,並將調整收入分配格局作為長期政策。北京《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披露,在發達國家,工資一般會佔企業營運成本百分之五十左右,而在中國則不到百分之十;發達國家勞動報酬在國民收入中所佔的比重一般在百分之五十五以上,在中國則不到百分之四十二。但問題是,中國勞工過剩,人工又如何加得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