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曾蔭權短視 扶貧交白卷

【本報訊】曾蔭權事先張揚今年施政報告會以發展六大產業做主題,不會再有任何「派糖」措施。社區組織協會主席何喜華批評,這是曾蔭權對經濟衰退危機意識不足,對貧窮問題繼續交白卷的涼薄表現,他又質疑六大產業即使成功,亦只能惠及富裕及高學歷階層,未能為低下階層提供出路。

何喜華昨日在電台節目《香港家書》中指出,政府矢言不「派糖」有兩種可能性,其一是政府意識到香港貧富懸殊問題的根源,痛定思痛制訂長遠政策對症下藥,毋須再為着一時的民望而胡亂派糖;其二是政府重彈無為而治老調,不是民怨沸騰至極也不作改善措施;觀乎曾蔭權「多做多錯、少做少錯」的管治心態,估計今次亦屬後者居多,市民難以對施政報告寄予厚望。

守財惡習 表現涼薄

何喜華批評曾蔭權過去的施政報告均在貧窮問題上交白卷,對經濟衰退危機意識不足,一再重彈進步發展舊調,既無創造就業良方,亦無視在職貧窮及貧富差距問題。他又說,特區政府坐擁全球第七大外匯儲備,奈何多年來守財奴的惡習,令香港的公共開支比率遠低於歐美發達地區:「口說關懷弱勢社群,在政策上卻吝嗇不放,不是涼薄是甚麼?」

對於曾蔭權提議發展六大產業,何喜華質疑即使能具體落實,受惠的亦只是富裕及高學歷階層,未能為低下階層提供出路,再者廣東省近年亦積極發展服務業,並戲言深圳才是「前店」,香港淪為「後廠」,顯見香港面向國際的窗口角色進一步被淡化,弱勢社群困境迫在眉睫,扶貧措施刻不容緩,不是簡單一句不「派糖」就可將責任推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