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7/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菩提明鏡:北京穩住阿拉伯

美國攻打伊拉克和阿富汗,追剿拉登,並在巴勒斯坦問題上偏袒以色列,導致美國與阿拉伯伊斯蘭世界處於對立狀態。在這些問題上,北京則基本偏向阿拉伯世界,並且從前兩者對立中漁翁得利。

新疆「七五」事件後,三禪有三個擔心,其一,擔心維族和漢族的心結無法消散,因為死人太多,人死了就有仇恨結下,中國的傳統觀念是有仇必報,固然武俠電影中老是講「冤冤相報何時了」,但那是理想境界,凡人一般做不到。其二,擔心北京高層分裂。胡錦濤棄G8和取消與奧巴馬的會晤,事情真的糟糕到非十萬火急回京不可?是否政治局裏有不同意見,需要他回來坐鎮。歷史的經驗證明,凡高層意見不合,社會和政局都必然會出問題,而社會和政局動盪往往又證明高層中有事。其三,擔心中國失去阿拉伯的朋友,甚至招來伊斯蘭的敵人,中國人真的成了伊斯蘭極端恐怖分子獵殺的對象,在伊拉克曾經出現過的種種恐怖襲擊也在神州大地裏出現。

令人欣慰的是,埃及戰略問題學者迪亞‧拉什萬說:「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沒有太多地關注此事。」唯一跳得比較高的只是土耳其,雖然還有一些國家表面不出頭卻對「世維會」等勢力暗地資助。不過,事到如今,中國沒有陷入與伊斯蘭世界對立的陷阱,伊斯蘭世界整體上也沒有出現與中國交惡的迹象。可以做出判斷,中國和阿拉伯世界已經避過對抗的風險。

為甚麼?一是疆獨和土耳其的「泛東突主義」,在阿拉伯世界沒有多大市場。二是中國從沒有介入或批評阿拉伯國家的內部事務,因此換來多數阿拉伯國家對中國境內任何衝突保持較為緘默。三是經濟利益,中國和阿拉伯國家的雙邊貿易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