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7/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大道之行:副局長是隱蔽官員

「問責官員欠問責」成為近日議員批評政府未有兌現施政承諾的罪名。副局長及政治助理上任至今逾一年,不僅完全發揮不到協助局長推銷政策與工作,更是連人也不知所終。總之,問責官員未有打好自己一份工。

舉例而言,副局長的職責之一,是要「定期與立法會議員保持聯繫」,但不少議員反映,副局長甚少主動與他們聯繫,未知是專業知識欠佳,還是政治能力不足,又或者是工作經驗淺薄,副局長以至政治助理都有些膽怯,較為被動,難怪議員多有不滿。

自○二年啟動問責制以來,轉瞬間已經七年多,司局長表現不濟事,政策失誤與政治失言多不勝數。董去曾上,進一步擴大政治委任制,為局長增配幕僚,協助推動各項政治工作,乃有聘用副局長及政治助理之舉措,可惜去年五月下旬甫出台就出事。

由於被輿論抨擊用人唯親、招聘過程黑箱作業及政府用高薪搞政治培訓班等指摘不絕如縷,以致一眾問責新人至今仍無法抬得起頭,被迫淪為「隱蔽官員」,變成曾蔭權政府的政治包袱。

影響所及,未來問責團隊與常任公務員之間的磨合過程將更加困難與漫長。本來常秘及副常秘級數的高官,其主要工作為統籌政策執行而非政策解釋及游說,後者應該是問責團隊的責任,尤其是副局長及政治助理的首要本業,問題是「隱蔽官員」的出現,迫使正副常秘要兼顧議會及傳媒的工作,壓力倍感巨大,常有顧此失彼、內外交煎的感覺。

日前最新一輪高層官員的調動,再一次反映高官人手不足的嚴重問題,不少有能之士寧願原位不動,避免晉升至常秘級,成為議會中人的「點心」,加上常秘一旦離職,禁制加管制期可能長達六年,也極不划算,高官與問責官員的關係難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