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7/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減排措施只為錢 市民集資買藍天

近年來不斷高喊要換回「藍天白雲」的港府,昨日推出空氣質素指標諮詢文件,重提十九項改善空氣質素的舊招,包括將天然氣發電比例由兩成八提升至五成,提前於二○一四年淘汰歐盟一、二期巴士、重整巴士路線、設置低排放區及行人專區等。這些所謂減排措施未見其利,先見其弊,將導致巴士票價和電費大幅上升,難怪被指變相強迫市民集資購買藍天,根本是假諮詢。

事實上,這些並不是甚麼新招,正如環保團體所說,十九招減排措施其實是舊瓶舊酒。更令人不滿的是,當局一味強調改善空氣質素的成本及代價,但卻隻字不提政府的承擔。

環境局局長邱騰華昨日直言,市民及社會需要付出,才可以改善空氣質素,其中可能涉及調整交通政策,以及改變市民生活習慣。他的意思很明確,就是一味靠嚇:要想改善空氣質素,就要出錢,否則空氣質素無法改善,到時不要怪政府。

當局估計,推行有關措施的成本為每年約六億元,僅增加天然氣發電比例一項,就會導致電費分階段上漲兩成,而淘汰舊款巴士的措施,則會導致巴士票價上升一成半。這根本是搶錢,哪裏是在搞環保?

政府隻字不提本身和污染製造者的責任,顯然是在誤導市民,巴士公司和電力公司獲得專營權,有責任向市民提供優質的服務,包括環保。政府卻反其道而行之,減排措施尚未實施,就事先張揚要大幅加價,簡直是本末倒置,豈有此理。

環保是政府的責任,就算要向巴士公司和電力公司提供補貼,鼓勵其推行減排措施,也不應將負擔轉嫁給市民。再說,政府已開徵膠袋稅,所獲得的稅款理應「取之於環保,用之於環保」,但政府卻把稅款收入撥歸庫房,而環保開支卻要市民負擔,實在極其荒謬。

這些措施不但加重市民負擔,更被指了無新意,例如擴展鐵路網絡是市政建設的一部分,但也被當作一項環保措施,簡直是侮辱市民的智慧。至於植樹,本港現有的樹木都得不到妥善管理,相關部門更是坐視樹木生蟲、倒塌,現在卻侈談植樹改善空氣質素,真是滑稽之極。

有些措施更被指擾民,例如有業界人士指出,禁止歐盟三期或以下商業車輛進入中環、旺角等鬧市,既擾民,亦嚴重干擾商業活動,增加運輸成本,根本不切實際。

可笑的是,邱騰華竟吹噓,十九項措施若完全被採納的話,有很大機會可將香港的空氣質素提升至一個很高的程度。但有環保團體踢爆,相比現時的污染情況,新標準顯得十分寬鬆,而且諮詢文件只着重改善空氣的措施和成本,完全沒有提及落實時間表,最終只會淪為空談。

事實證明,政府的所謂諮詢,只是在輿論壓力下被迫做騷,根本無誠意改善空氣質素。最不堪的是,即使是做騷,當局也只敢以發展中國家採用的空氣標準,實在是笑話。事實上,若以每平方公里排放污染物的噸數計算,香港所產生的可吸入懸浮粒子、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都遠高於內地不少城市!

很明顯,本港空氣質素已到了令人無法忍受的地步,當局若再虛應故事,一味空談,任由情況繼續惡化,香港將永遠也無法見到藍天白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