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拱手讓他人

道聽途說,今年三月「兩會」期間,中央領導人會見香港商界代表,聽見一眾大老闆表示無意在香港作重大投資時,驚覺香港潛在的經濟問題嚴重。

中國內地起點較低,所以發展機會較多,這是不爭的事實,以上海一帶為例,近年發展已有相當成績,卻未見放緩腳步,每次所見,都有新面貌、新構思,而且速度奇快。

周前到訪上海,順道到蘇州工業園參觀,這就是十五年前新加坡李光耀一手促成的中國投資項目。當年以發展高科技工業為主的科學園,現在已經脫胎換骨,一變再變,除了起家的工業之外,已經成為一個綜合性社區,在工業園走了一圈,覺得名稱應該改叫蘇州新城更為貼切。

以前看過一篇對中國經濟的分析,認為中國現時正經歷一次造城運動,在十數年間,把一片平地變成城市,到過蘇州工業園,就真正明白甚麼叫造城運動!

蘇州工業園由工業起家,現時已成為包括住宅、娛樂、購物、文化、消閒的所在地,能變身得如此之快,得歸功於香港的投資者。李光耀作為推手,把一片農田變成工廠,但香港的商人卻可以錦上添花,除了建造一排排的高尚住宅之外,還有眾多設施,城中一條長達五百米的天幕,不但是遮光的玻璃,而且是可以作為放映電視的螢幕,既可以湖光山色,也可以龍飛九天,更可以用來做宣傳片賣廣告。據知,這概念曾經在本港西九計劃中提出,只可惜,一拖再拖,一大堆設計意念,就由西九搬到蘇州,站在蘇州工業園中,已經可以身歷其境,但放眼西九,仍是爛地一塊。

現今全球都是搶食世界,快打慢、大食細,內地不但起點低,而且出手快。以前香港還可以譏笑對手快而欠準,但一旦快而有準,香港的商機,就拱手讓予他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