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研究引入浮動薪酬

公務員管理體制中,薪酬部分最為重要,近年政府與公務員關係有欠和諧,多與薪酬政策有關,而每年調薪作何處理,往往成為導火線。今年薪酬趨勢調查結果未能取得公僕團體的一致確認,反映官職雙方關係的緊張,尤其是來自紀律部隊的不滿,引起政府高層的關注。

可以預見的是,明年調查的結果,減薪機會極高,屆時官職關係將再次繃緊,而立法會也面臨艱難的抉擇,處理欠佳,政黨與公務員的關係亦可能陷入泥淖。

回歸十二年,公務員隊伍因為薪酬架構的調整與公務員體制改革的衝擊,曾經在一九九九年有過兩次史上最大規模的遊行,而大多數時刻,在評議會或其他場合中,工會領袖與公務員事務局的主事官員常有齟齬,往往不歡而散。

觸發官職對碰的議題,除了每年一次的薪酬趨勢調查之外,還有爆炸力巨大的薪酬水平調查(最後共識是每六年做一次,下次將於二○一三年展開),與公眾較少留意、卻在公務員隊伍內部引起爭拗的入職薪酬檢討與職系架構檢討,前者每隔三年進行一次,後者則是不定期的臨時安排,主要應對個別職系的不滿而展開。值得注意的是,四種不同性質的調查與檢討,交疊進行,一浪接一浪,永無止境,年復一年,不斷提供衝突性議題,試問政府與公務員的關係可以好得到哪裏去呢?

特區公務員體制沿襲英式的殖民地傳統,薪酬政策的一個最大特點,是公務員有「自動增薪點」,但環顧全球,世界各國多採用新制,即使前英屬殖民地如澳洲、新西蘭及新加坡等,也已經放棄自動增薪的原則,在不同程度上採用「浮動薪酬」,愈高級的公務員,浮動所佔的比例愈高。據二○○二年,獨立顧問向政府委員會提交的報告顯示,包括英國與加拿大在內,高層公務員(相當於香港的首長級)的浮動薪酬比例,可以高達三至四成,而初級公僕則只有百分之五至十。

為減少爭拗,長遠而言,至少於高層公務員中引入浮動薪酬,確有需要,公務員體制改革不能停頓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