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繞道拖又拖 千呼萬喚始出來

千呼萬喚之下,中環灣仔繞道及灣仔第二期填海工程終於重見天日。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表示,有關工程總造價為三百二十八億元,將為建造業創造八千七百個職位,繞道建成後可以紓緩港島北區的交通擠塞。她強調,今次填海工程涉及的範圍最小,亦是維港最後的填海,希望有關填海爭拗從此結束。

港府強調這是最後的維港填海工程,大家都心知肚明。事實上,繞道工程一波三折,延宕多年,問題就出在填海的爭議上。十多年前,港府已計劃填海興建一條繞道,以紓緩中環至銅鑼灣一帶的交通擠迫情況,有關設計藍圖亦刊憲通過。但由於民意普遍反對填海面積過大,環保團體於二○○三年首次引用《保護海港條例》對政府展開訴訟,繞道未開工便陷入連串麻煩之中。工程計劃被迫多次推倒重來,研究再研究,諮詢復諮詢,浪費了多少寶貴光陰。

我們想指出的是,繞道工程拖延日久,乃是港府咎由自取。由於港府考慮不周到,繞道工程的規劃一開始就有問題,涉及大量不必要的填海,再加上低估民間組織的反對力量,因此陷入被動捱打。港府曾多次敗訴,不得不步步退讓,填海面積愈來愈小,而工程則一拖再拖,由當初計劃的二○一○年竣工,變成二○一七年才能建成。這還是最樂觀的估計,若再次遭遇法律挑戰,工程勢必再拖下去。

在此過程中,繞道工程的成本也水漲船高。一九九八年,填海工程預算僅為八十億元,二○○六年增至二百億元,現在則達到三百多億元。由於港府的失誤,讓納稅人付出慘重代價。更由於繞道工程的延遲,港島北區的交通日益擁擠,車輛行駛速度愈來愈慢,市民怨聲載道,因此產生的社會虛耗及經濟損失,更是難以量計。

簡簡單單的一條繞道工程,足足拖延了十多年之久,這正是港府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真實寫照。要不是金融海嘯爆發,要不是輿論強烈敦促港府加速基建工程,這條繞道還不知道要拖到何年何月。不過,與討論十年終胎死腹中的漁人碼頭相比,繞道工程已算是幸運。另外,「十大基建」除了郵輪碼頭確定於今年動工外,其他九大項目仍然只在圖紙中,雲深不知處。

以西九文化區為例,同樣討論了十多年,同樣因為爭議太大而推倒重來。時至今日,港府才透露西九項目要分三階段諮詢,為期兩年,最快於二○一二年動工。須知西九已經諮詢過多次,現在仍要再諮詢兩年之久,其效率之低下,官僚作風之嚴重,令人嘆為觀止。怕只怕等到金融海嘯過去,這些基建工程仍然在紙上談兵。

現在是非常時期,本港失業率已升至百分之五點三,近二十萬人失去飯碗,而建造業更是失業重災區,有學者估計,失業率最終可能直逼沙士時期的高水平。眾所周知,推動大型基建是創造就業、刺激經濟的良方,這也是各地政府對抗經濟逆境的不二法門,港府也一再強調,將保就業作為施政的重點,承諾創造六萬多個就業機會。

可惜港府光說不做,十大基建緩不濟急,而臨時拼湊出來應付民意的小工程,無非是零敲碎打、修修補補,創造職位多極有限,對失業大軍而言根本是杯水車薪。市民不禁要問,為甚麼港府不能省掉那些多餘的繁文縟節,加快推動大型工程上馬呢?為甚麼事事都要拖那麼久呢?為甚麼總是要市民畫餅充飢、望梅止渴呢?

問題的根源就在於港府弱勢無能,沒有長遠的眼光,也沒有足夠的魄力,每做一件事必然受到挑戰,而一遇到挫折就退縮,兜兜轉轉,進退失據。繞道工程千呼萬喚始出來,再一次證明:弱勢政府百事哀。

直擊人類豬流感最新疫情
詳情瀏覽on.cc《奪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