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旁觀:活化再利用極「隨意」

前中央警署將會由賽馬會發展為文化藝術中心,石硤尾工廈被改建為創意藝術中心,廢置的前牛隻檢疫站已變身為牛棚藝術村,油街前物料供應處倉庫也曾短暫成為文化聚落。較少人報道的,是鄰近英國領事館的廢置軍營也在改建中,將會是亞洲協會的基地。上述都是閒置或歷史建築物的活化再利用,對香港的文化生態有着正面影響。不過,上述只是項目,不是政策,香港仍需要制訂活化再利用的政策。

發展局成立後,推出「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第一期把六幢舊建築翻新,賦予新用途,同樣是項目。第二期即將推出,無論誰奪得使用權,也只是更多的活化項目。活化其實並非近年才發生的現象,最早期的「再利用」是中環藝穗會,即雲咸街前牛奶公司倉庫。

「項目」與「政策」最大的不同,是項目可以個別處理,每個項目選取的夥伴都不同,中央警署交賽馬會,石硤尾交浸會大學,牛棚則繼續由政府產業處管理。但因缺乏活化的政策、理念和原則,選取活化夥伴和新用途的決定和理據,都有點像霧又像花。

雖然不少歷史建築早已被拆卸重建,但香港仍有數以百計具質素的舊建築,它們的命運如何?例如虎豹別墅,當小型歷史建築被納入「夥伴計劃」,虎豹別墅卻被排除在名單以外,原來政府早已決定把它發展為與紅酒和儲酒有關的中心,但背後有甚麼理據呢?難道只因為虎豹別墅距離中環不遠,因此有商業價值,可以收多一點租,就不應判給非謀利機構?那復修後的景賢里紅牆綠瓦大屋又如何?

缺乏長遠政策下,活化再利用的現時情況變得相當「隨意」,有些小型歷史建築的批核竟是先到先得,連區議會也不知情。支持者會說很有彈性,但批評者就會問,這是否太由上而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