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旁觀:「忽然」城市

香港是一個很「忽然」的城市。六年前,我們曾經「忽然衞生」,官員紛紛落區掃街,之後食環署外判清潔商繼續質素欠奉。今天面對新的疫症,我們又「忽然衞生」起來,但數月後,相信市面的整潔又會回復原狀。

五年前,我們也曾「忽然文化」,政府宣布西九項目,發展商贊助文化活動,在○四至○五年間投放的資源數以千萬元計,但只是曇花一現。當然,也有例外的發展商,至今仍以支持文化藝術作為其商場的品牌。

六年前,香港公民社會也曾「忽然起動」,弄得建制緊張兮兮,嚴陣以待。但六年過後,雖然仍有好一批人繼續倡議和爭取,但絕大部分人已被收納。市民呢?已回復原來的不聞不問生活,繼續犬儒。

一個愛「忽然」的城市很難累積經驗,很難建立社會資本,提升民智,並理性分析得與失。一個「忽然」的城市,公共管治只會「順應民意」,非常短線,完全忽略長線規劃。例如抵禦金融海嘯的措施都是特效藥,能即時解決某些就業問題,但錢花了就算,開支不能變為資本和知識,遑論創新。

在「忽然」城市的公共管治,最有效的方法是「疊新床架新屋」,面對新的議題和訴求,施政者就推出新的計劃和新的基金,讓倡議者忙不迭地申請,就暫時可不觸及更長遠的政策改革、策略更新。

因此,當「忽然」城市的政府改變策略,建議發展「六大優勢產業」,你會發現社會輿論難以正面回應,大都是採取不相信的態度,認為這只是數碼港的翻版。但新的「六大」,包括檢測和認證、醫療服務、創新科技、文化及創意產業、環保產業及教育服務等,不可能是「忽然」和非持續的東西,也不可能只是「即食麵」、說說算。若政府這次真的認真起來,不知我們會否看長一點,跟着改變?